新書推薦:
《
江南以南:被湮没的严州府(火与风丛书)
》
售價:NT$
500.0
《
拍出绝世人像 专业摄影师的闪光灯布光技法解密
》
售價:NT$
653.0
《
远涉重洋:欧亚贸易与商业公司的崛起(一部近代全球贸易的形成史!欧洲商业公司何以横扫东方传统商业组织?西方主导世界背后被低估的组织革命。跨学科的比较史学杰作,开拓性阐释欧亚远程贸易竞争与制度迁移。)
》
售價:NT$
500.0
《
梁晓声说聊斋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为你揭秘《聊斋》中隐藏的社会规则
》
售價:NT$
301.0
《
生物钟与抗衰革命
》
售價:NT$
510.0
《
压缩现代性的逻辑(西方韩国研究丛书)-以东亚视角重塑对现代性的认知,揭示现代东亚社会矛盾底层逻辑
》
售價:NT$
347.0
《
情绪治愈手册
》
售價:NT$
352.0
《
宋代文人与党争 知名宋代研究学者沈松勤代表著作 宋代党争史研究开山之作 全面讲解宋代朝堂之争和灭亡的内在根源
》
售價:NT$
908.0
編輯推薦:
《凤凰文库·当代思想前沿系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政治三个不同领域及每个领域的轴心原则,追溯了这些领域的冲突造成的文化矛盾,试图对这些矛盾作出解答。本书主张,在三个不同领域中适用不同的原则,即:在经济领域遵循社会公平原则,以共同体而不是个人的价值为优先考虑;在政治领域则遵循自由方针,个人而非任何群体才是政治的首要参与者,社会应有一定的奖赏标准来回报个人成就;在文化领域提倡尊重传统,相信对艺术质量的判断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和权威意见。在各种矛盾让资本主义社会似乎有陷入穷途末境之危险时,贝尔大声呼吁,以“一种关于超越我们的且不能被侵犯的事物的精神”来化解文化矛盾。
關於作者:
丹尼尔·贝尔美国社会学家,致力于社会学、未来学、发达资本主义研究。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著有《意识形态的终结》(The
End of Ideology)、《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资本主义文化矛盾》(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等。
目錄 :
译者的话
1978年再版前言
初版序
初版说明
导论领域的断裂:主题阐述
第一部分 现代性的双重羁绊
第一章 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第二章 文化话语的断裂
第三章 20世纪60年代文化情绪
第四章 走向伟大复兴:后工业时代的宗教和文化
第二部分 政治的困境
导语:从文化到政治
第五章 动荡的美国:国家危机中的暂时和永久因素
第六章 公共家庭:论“财政社会学”和自由社会
1996年版后记
索引
內容試閱 :
对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对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来说(比如,投票选举),这个概括性观点可能还是正确的。但是,越来越明显的是,对人口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人来说,社会地位跟文化风格的关系已不复存在。尤其是以像工人阶级、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这样的粗略分类为.出发点来考虑时。谁会服毒,纵欲和换妻,公开同性恋身份,将猥亵作为政治风格,或享受“偶发艺术”(happenings)和地下电影这些问题,已经不再那么容易和社会学话语中的“标准变异”联系起来。年龄和教育可能是更为合适的区分标准;但是,因为大众高等教育的普及,甚至教育本身也不再那么容易成为行为的预测标准了。人们会发现,上等中产阶级的孩子欢天喜地地拥抱“自由”——这自由被他们认为是属于工人阶级、黑人或底层阶级的生活方式,而其他孩子则不这么想。目前,培养儿童的方法中有种明显的齐平趋势,而以前,培养儿童的不同模式是表明不同阶级风格的主要标记。
就像在经济领域中,被经济学家称为可支配收入(满足基本需求之外的收入)的增长,可以让个人通过选择购买许多不同物件来表明不同的消费风格(游泳池、游船、旅行)一样,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一种宽容的社会氛围的普及,也扩大了可随意行动的社会行为的范围。个人经历和成长过程——性格属性,或身体类型,跟父母的积极或消极关系,跟同辈的关系——中那些更为特殊的方面,变得越来越比形成个人生活风格的既定社会属性更重要。因为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经瓦解,越来越多的个人想通过他们的文化口味和生活风格,而不是职业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上)来获得彼此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