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10月出版新書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语义学(修订本)

書城自編碼: 416182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語言文字
作者: 徐烈炯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53802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60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347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售價:HK$ 398
星鱼
《 星鱼 》

售價:HK$ 407
跟着TED学科学:物理
《 跟着TED学科学:物理 》

售價:HK$ 255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全二册)(第三帝国通史写作的里程碑!7年魔鬼养成期+6年帝国崩塌录=13年人类至暗
《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全二册)(第三帝国通史写作的里程碑!7年魔鬼养成期+6年帝国崩塌录=13年人类至暗 》

售價:HK$ 959
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英国政府的观念与关注
《 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英国政府的观念与关注 》

售價:HK$ 551
甲骨文丛书·古代东亚的车舆社会史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东亚的车舆社会史 》

售價:HK$ 913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售價:HK$ 407

編輯推薦:
本书即介绍三十年来语义学取得的进展,对各种观点作出讨论。
內容簡介:
本书写于20世纪80年代中。当时国内几乎没有系统的语义学,仅限于研究个别词义、词源、词义变化,对于国际上的语义研究几乎一无所知。国外的语义研究起源于分析哲学,基于数理逻辑,是比较成熟的、系统的学问,后来又与形式语言学研究相结合,因此需要一本书帮助国内读者入门与国外的学者沟通。这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各家语义理论,如指称论、意念论、行为-环境论、验证论、真值条件论、用法论、境况论等。下篇讨论许多人关注的具体的语义问题,包括词的意义、词组与句子的意义、语义与语法的关系、先设、题元、照应、定指和量词等。
關於作者:
徐烈炯,著名语言学家,曾任职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退休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客座访问,主要研究兴趣为句法学与语义学,曾在Language、Linguistic Inquiry、Linguistics、Lingua、Studies in Language、The Linguistic Review、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Transactions of Philological Society等国际语言学期刊上发表多篇有重要影响的论文,此外著有《生成语法理论:标准理论到最简方案》(2010)、《指称、语序和语义解释――徐烈炯语言学论文选译》(2009)、《中国语言学在十字路口》(200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合著,1998)、《语义学》(1990/1995)等多部著作。
目錄
上 篇
1.指称论
2.意念论
3.行为—环境论
4.验证论
5.真值条件论
6.用法论
7.境况论
小结
下 篇
8.词的意义
9.词组及句子的意义
10.语义与语法
11.先设
12.题元
13.照应
14,定指性和量词
结 语
参考书目
英汉术语对照表
內容試閱
学术升降,代有沉浮。中华学术,继近现代大量吸纳西学、涤荡本土体系以来,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因重开国门,迎来了学术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在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之下,中华大地集中迸发出学术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的强大力量,产生了一大批卓有影响的学术成果。这些出自新一代学人的著作,充分体现了当代学术精神,不仅与中国近现代学术成就先后辉映,也成为激荡未来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
为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我馆组织出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旨在系统整理当代学人的学术成果,展现当代中国学术的演进与突破,更立足于向世界展示中华学人立足本土、独立思考的思想结晶与学术智慧,使其不仅并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更成为滋养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的宝贵资源。
“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主要收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学者、兼及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名著,涵盖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和文艺理论等众多学科。丛书选目遵循优中选精的原则,所收须为立意高远、见解独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专著或论文集:须经历时间的积淀,具有定评,且侧重于首次出版十年以上的著作;须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并至今仍富于生命力。
自1897年始创起,本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近年又确立了“服务教育,引领学术,担当文化,激动潮流”的出版宗旨,继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系统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后,近期又有“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等大型学术经典丛书陆续推出,“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为又一重要接续,冀彼此间相互辉映,促成域外经典、中华现代与当代经典的聚首,全景式展示世界学术发展的整体脉络。尤其寄望于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仅服务于当下学术,更成为引领未来学术的基础,并让经典激发思想,激荡社会,推动文明滚滚向前。

本书介绍近三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在语义学这一学科领域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语义学家提出的种种观点做出评论。
各人说的“语义学”差别很大。读者不妨找两本语义学概论书比较一下,譬如乌尔曼的《语义学》(Ullmann,1962)和福特的《语义学》(Fodor,1975),立刻会发现两本书内容几乎没有共同之处。语义学家之间的分歧本书中将详详细细地讲。前言中只说明一下,专业学者所谓的语义学和一般人心目中的语义学有什么不同。本书评述的是专业性的语义学。对此不熟悉的读者很可能会产生以下几个疑问:为什么书中用相当大的篇幅讨论逻辑?为什么用相当大的篇幅讨论前提、题元、照应、量词等局部问题?为什么不让词源和词义演变占一点篇幅?我们来解答这些问题。
本书上篇的内容是各家语义理论。有些理论是语言学家提出来的,但更多的理论是哲学家、逻辑学家提出来的。欧美的语义学研究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同时并进。现代英美哲学界的主流是分析哲学,哲学家的兴趣不再是认识论、方法论,而是语言、逻辑。从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到奎因、刘易斯、蒙塔古等对语义研究都做出了贡献。如果我们的兴趣在于哲学语义学,可以基本上不考虑语言学家的研究。但是如果我们的兴趣在于语言学中的语义学,则非得了解哲学家、逻辑学家的语义研究不可。语言学家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以哲学家的概念和框架为基础,为出发点的。在20世纪80年代两大领域中语义研究汇流的趋势更加明显。有些大学里流传着一句话,现在立志学语义学的研究生进语言学系或者进哲学系都可以,究竟选哪一个系取决于他不喜欢语音学还是不喜欢道德哲学。
本书下篇的内容是语言学领域内语义研究的一些重点课题。传统语法的研究方针是全面开花,从词法到句法,各大词类、各种结构、各项关系,无所不及。语法书大都面面俱到。当代语言学理论研究的特点是突出重点,选一些有特别重大价值的题目钻研深透。专著集中于几个方面,通论也详略分明。当前的语义学研究也体现了语言学理论研究中这一总趋势。由于语义学是比句法学、音系学更为年轻的学科,空白点更加多。本书选择一些重点题目介绍,以此反映语义学研究的
实际现状。
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语义学和一般读者所理解的语义学差距相当大。一般人心目中的语义研究往往是传统语文学范围内的词义研究,主要研究词源和词义变化。例如,泰山本来是一座山的名称,后来为什么可以用来指妻子的父亲。这些语文知识饶有意趣,但当代语义学家一般都不把这些具体问题列入该学科研究范围之内,因为这些都是缺乏系统性的零星知识。有人会说,词义演变不是也有规律吗?语文学家早就指出语义演变的扩展律和紧缩律。在语言演变过程中,有些词的涵义扩大了,有些词的涵义缩小了。这些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规律,不能用来说明过去词义为什么演变,也不能预测未来词义怎样演变。扩展和紧缩只不过是演变的逻辑可能性,如果词义的范围起变化的话,不是扩展便是紧缩。正如一个人的体型如果起变化,那么不是变得丰满,就是变得苗条。这不是生理科学的规律。大家公认,迄今为止内容最齐全的语义学著作是莱昂斯的900页两卷本《语言学》(Lyons,1972)和艾伦800页两卷本《语言意义》(Allan,1986),就连这两本书也没说到个别词的意义演变。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