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罗森茨威格(Franz Rosenzweig,1886-1929),20世纪最重要的、最具独创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作为一名哲学史家, 罗森茨威格在1910年代的黑格尔哲学复兴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首先发现并出版了著名的“德国唯心论最早体系纲领”手稿,并于1920年出版了《黑格尔与国家》这一黑格尔研究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作为“新思维”的提出者,罗森茨威格出版的另一部代表作《救赎之星》,试图通过将哲学和神学进行新的综合,以实现“思想的全面复兴”,这对20世纪犹太教和基督教神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中他关于人之有限性、经验的思考和对话哲学等对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此外,罗森茨威格还与马丁·布伯合作翻译了《希伯来圣经》德文译本,翻译、评注了犹太诗人哈列维的诗集,在法兰克福创办了著名的犹太人学堂,该学堂吸引了包括肖勒姆、列奥·施特劳斯等在内的当时德国最重要的犹太青年知识分子。
黄钰洲,弗赖堡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市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律史。出版德文专著Gesinnung und Sittlichkeit in Hegels Rechtsphilosophie,译有《在传统与革命之间:黑格尔法哲学研究》(合译)、《自然法与普遍法历史》、《黑格尔入门》等多部作品,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发表多篇文章,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yu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多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