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售價:NT$
403.0

《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售價:NT$
265.0

《
知宋·宋代之交通
》
售價:NT$
403.0

《
知宋·宋代之君主
》
售價:NT$
454.0

《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售價:NT$
20298.0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NT$
245.0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NT$
449.0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NT$
321.0
|
編輯推薦: |
本教材的结构分为有逻辑联系的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介绍,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二部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四大基本要素:管理环境、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管理过程,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第三部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四种基本方法:战略管理、绩效管理、项目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包括第八章到第十一章。第四部分是公共事业的分类管理和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
|
內容簡介: |
本版教材在上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公共事业管理的新进展和后疫情时代对卫生管理人才的全面反思,注重体现课程思政。分为四大部分,共十三章内容。第一部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介绍,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二部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四大基本要素:管理环境、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管理过程,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第三部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四种基本方法:战略管理、绩效管理、项目管理、危机管理,包括第八章到第十一章;第四部分是公共事业的分类管理和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适用于卫生管理及相关专业本科生。
|
關於作者: |
主持和参与了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等十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长期从事卫生管理教学工作,讲授多年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法学等课程。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1
一、 需求与公共需求 /1
二、 公共事务与公共问题 /2
三、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4
第二节 公共事业与公共事业管理 / 8
一、 公共事业 /9
二、 公共事业管理 / 11
第三节 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与手段 /17
一、 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 /17
二、 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 /19
第四节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23
一、 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 /23
二、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 /24
三、 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 /25
第五节 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 26
一、 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27
二、 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意义 /28
第二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 /32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 / 32
一、 “经济人”假设 /33
二、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33
三、 交易政治学 /34
四、 政府失灵 /34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35
一、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35
二、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内涵 /35
第三节 治理理论 / 36
一、 网络治理理论 /37
二、 多中心治理理论 /38
三、 协同治理理论 /40
四、 层次治理理论 /40
五、 整体性治理理论 /41
第四节 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前沿进展 / 43
一、 共同生产理论 /43
二、 数字治理理论 /43
三、 元治理理论 /44
四、 善治理论 /45
五、 公共事业管理的中国视角 /45
第三章 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 / 48
第一节 西方国家公共事业管理 /48
一、 西方国家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程 /48
二、 西方国家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 /50
三、 西方国家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基本特征 /53
第二节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 / 54
一、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程 /55
二、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 /61
三、 深化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65
第四章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 68
第一节 概述 /68
一、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定义 /68
二、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分类 /68
三、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特点 /69
四、 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意义 /70
第二节 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 70
一、 政治环境 /71
二、 经济环境 /72
第三节 生态环境和人口环境 / 74
一、 生态环境 /74
二、 人口环境 /76
第四节 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 / 78
一、 文化环境 /78
二、 国际环境 /80
第五节 技术环境和资源环境 / 81
一、 技术环境 /82
二、 资源环境 /83
第五章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 / 86
第一节 概述 /86
一、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概念 /86
二、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属性 /87
三、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87
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 /91
一、 历史因素 /91
二、 公共需求 /92
三、 主体意识 /92
四、 政府能力 /93
五、 社会发育程度 /94
六、 生产力变革 /94
第三节 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94
一、 多元构成 /95
二、 政府主导和统筹 /95
三、 以市场为基础 /96
四、 依法管理 /97
五、 智慧化 /97
第四节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98
一、 对公共事业管理实践认知的简化理解 /98
二、 对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机理的比较分析 /98
三、 对公共事业管理实践行动的互鉴学习 /98
第六章 公共事业管理组织 /100
第一节 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及其分类 / 100
一、 公共事业管理组织 /100
二、 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分类 /100
三、 不同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作用 /101
第二节 政府与公共事业管理 / 102
一、 政府的基本职能 /102
二、 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04
三、 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基本活动方式 /106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 / 107
一、 非政府组织的分类与特征 /107
二、 社会团体与公共事业管理 /109
三、 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公共事业管理 / 110
四、 基金会与公共事业管理 / 110
五、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 / 111
第四节 事业单位与公共事业管理 / 111
一、 事业单位的分类与特征 / 111
二、 事业单位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114
三、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历程与趋势 / 114
第五节 企业与公共事业管理 /116
一、 企业的概念与基本特性 / 116
二、 企业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职能与作用 / 116
三、 我国企业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现状 / 118
四、 企业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方式 / 118
第七章 公共事业管理过程 / 121
第一节 公共事业管理决策过程 /121
一、 公共政策概述 /121
二、 公共政策制定 /125
三、 公共政策的特征和功能 /126
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执行过程 / 129
一、 公共事业管理执行概述 /129
二、 公共事业管理执行途径和程序 /130
三、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133
第三节 公共事业管理的评估与调整过程 / 133
一、 公共政策评估的概念和意义 /134
二、 公共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 /134
三、 政策评估结果的处理方式 /135
第八章 公共事业部门战略管理 /137
第一节 战略管理与公共事业部门战略管理 / 137
一、 战略管理概述 /137
二、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兴起 /139
三、 公共事业部门战略管理的特征 /140
第二节 公共事业部门战略管理的实施 /141
一、 公共事业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141
二、 环境分析 /141
三、 战略制定 /144
四、 战略实施 /145
五、 战略控制 /147
第三节 公共事业部门的战略类型 /148
一、 公共事业部门的战略 /148
二、 奥斯本的“5C”战略 /149
第四节 公共事业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 / 152
一、 公共事业部门战略管理的正面效果 /152
二、 公共事业部门战略管理的限制和困难 /153
三、 公共事业部门战略管理的改进 /153
第九章 公共事业绩效管理 /155
第一节 概述 / 155
一、 绩效与绩效管理 /155
二、 公共事业绩效管理的意义 /157
三、 公共事业绩效管理的过程 /158
第二节 公共事业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与方法 / 159
一、 评价指标 /159
二、 评价方法 /161
第三节 公共事业管理外部评价 / 167
一、 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评价 /168
二、 公共事业管理的公众满意度评价 /171
第十章 公共事业项目管理 /174
第一节 公共事业项目管理概论 / 174
一、 项目与项目管理的概念 /174
二、 公共事业项目的特点与分类 /176
三、 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的概念与原则 /177
第二节 公共事业项目管理过程 / 178
一、 项目概念阶段 /178
二、 项目计划阶段 /180
三、 项目实施与控制阶段 /181
四、 项目终结与后评估阶段 /183
第三节 公共事业项目管理范畴 / 186
一、 公共事业项目时间管理 /186
二、 公共事业项目资金管理 /187
三、 公共事业项目质量管理 /188
四、 公共事业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191
五、 公共事业项目风险管理 /191
第十一章 公共危机管理 /194
第一节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 194
一、 公共危机的内涵 /194
二、 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195
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体制 / 196
一、 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 /196
二、 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 /197
第三节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 / 198
一、 公共危机的预警 /198
二、 公共危机应急响应 /199
三、 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置 /200
四、 公共危机的事后恢复与重建 /201
五、 公共危机信息的发布 /204
第四节 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宣传与监督 /205
一、 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 /205
二、 公共危机管理的宣传 /207
三、 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 /207
第十二章 公共事业分类管理 /209
第一节 卫生事业管理 /209
一、 卫生事业管理概述 /209
二、 卫生事业产品的公共性分析 / 211
三、 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 /212
四、 卫生事业管理的目标管理模式 /214
第二节 教育事业管理 / 215
一、 教育事业管理概述 /215
二、 教育事业产品的公共性分析 /217
三、 公共事业组织在教育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218
四、 教育事业管理的目标管理模式 /219
第三节 科技事业管理 / 219
一、 科技事业管理概述 /220
二、 科技事业产品的公共性分析 /220
三、 科技事业管理的主体 /221
四、 科技事业管理的目标管理模式 /222
第四节 文化和旅游事业管理 /223
一、 文化和旅游事业管理概述 /223
二、 文化和旅游事业产品的公共性分析 /224
三、 公共事业组织在文化和旅游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225
四、 文化和旅游事业管理的目标管理模式 /226
第五节 体育事业管理 /227
一、 体育事业管理概述 /227
二、 体育事业产品的公共性分析 /228
三、 公共事业组织在体育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229
四、 体育事业管理的目标管理模式 /229
第十三章 社区公共事业管理 /232
第一节 社区与社区公共事业管理 /232
一、 社区的概念与内涵 /232
二、 社区公共事业管理 /234
第二节 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 /239
一、 社区卫生事业管理 /240
二、 社区其他事业管理 /243
第三节 社区公共事业管理模式 /245
一、 我国社区公共事业管理模式 /245
二、 国外社区公共事业管理模式 /246
第四节 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247
一、 社区公共事业管理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247
二、 社区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创新与改革措施 /248
推荐阅读 /251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252
|
內容試閱:
|
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我国,公共事业所涉及的领域大都与社会公众的基本生活密切相关,是为了满足公众的公共需求而产生的。随着公共事业的社会化,政府的角色和职能也在发生相应改变,由经济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加之社会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产生与不断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促使民众参与意识与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为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社会化管理提供了基础,进一步促进了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日益受到重视。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教材是在2013 年8 月出版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10 余年来,我国公共事业各领域理论和实践有了长足发展,为了及时地反映这些变化和成果,我们在第2 版的修订中,增加和更新了相关政策、法规、制度等内容,完善了相关理论,补充了相关信息。此外,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到本教材主要适用于卫生事业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教材字数和内容均作了适当的调整与精简,以更加适应课程设置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本教材的结构分为有逻辑联系的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介绍,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二部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四大基本要素:管理环境、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管理过程,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第三部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四种基本方法:战略管理、绩效管理、项目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包括第八章到第十一章。第四部分是公共事业的分类管理和社区公共事业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
本次修订工作是由山西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11 所学校、医院的11 名编委共同完成的。虽然已尽可能地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借鉴,但由于编委自身学术水平有限,因而本书难免存在不足,疏漏、错误之处,诚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主编 郑建中
2024 年8 月23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