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形象·景观:宋代行记与旅行书写(精)

書城自編碼: 408349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经典名家作品集
作者: 阮怡
國際書號(ISBN): 9787101154160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2025-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50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NT$ 449.0
纯粹·破壁与神游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NT$ 418.0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 》

售價:NT$ 449.0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 》

售價:NT$ 286.0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售價:NT$ 653.0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NT$ 500.0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胃
《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胃 》

售價:NT$ 3050.0
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转迁
《 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转迁 》

售價:NT$ 75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79
《道家的人文精神(陈鼓应著作集)》
+

NT$ 5610
《费孝通作品精选(精装12册)》
+

NT$ 528
《德性与知识:当代西方德性知识论研究》
+

NT$ 240
《古文名篇心解》
+

NT$ 112
《魏徵(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

NT$ 602
《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
編輯推薦:
* 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文学内涵与审美价值,对宋代行记进行深入探讨。
* 善于吸纳新理论、新方法,并转化为研究的新视角。
* 注重文本细读,对陆游《入蜀记》、范成大《吴船录》等行记进行细致解读与比较研究。
* 对宋代行记书写中渗透的人文旨趣予以细腻解读,提出较为深刻的见解。
內容簡介:
宋代是行记创作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众多行记佳作,其中不少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与审美价值。作者从文献、文学、文化诸层面对宋代行记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梳理其源流演变,明辨其文体内涵,探讨其中折射的宋人行旅生活面貌。同时,以他者形象为切入点,分析宋人笔下的异域风物、异族形象以及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因子。并从旅行文化的视角研究行记中地—人—文三者之间的关系,借此剖析宋人的文化心态。
關於作者:
阮怡,1984年生,四川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在韩国延世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三苏研究院副院长,韩国延世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蓉城英才计划社科青年人才”,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四川师范大学首批“攀登计划”杰出学者。致力于宋代文学、域外汉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独立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浙江学刊》《暨南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科学基金奖、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中国博士后国际学术交流计划”资助、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学术创新奖”等奖励。
目錄
绪 论… 1
一、研究意义 1
二、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 5
三、形象、景观与旅行书写 19
四、文体明辨:宋代行记、游记与地记24

第一章 宋前行记叙论35
第一节 萌芽期:汉魏时期行记 35
一、汉魏时期行记的创作情况 35
二、汉魏时期行记的创作特征 40
第二节 初创期:两晋南北朝时期行记 42
一、行役记的创作特征 43
二、交聘记的创作特征 47
三、西行记的创作特征49
第三节 发展期:隋唐五代时期行记 57
一、隋唐五代时期行记的创作情况 57
二、隋唐五代时期行记的创作特征 65
小 结 75

第二章 宋代行记考论77
第一节 国内行役记文献考述78
第二节 域外行记文献考述99
第三节 宋代行记的著述体例 140
一、行传体 141
二、日记体 145
三、笔记体 149
小 结153

第三章 宋代行记中的行旅生活155
第一节 舟车鞍马:行记中的行旅方式 155
一、舟行 155
二、陆行 163
第二节 公私兼具:行记中的行旅类型 169
一、官差旅行169
二、贬谪之旅 180
三、奉使交聘 187
四、其他旅行 202
第三节 祭祀与旅行:行记中的行神祈祷 207
小 结212

第四章 关于“他者”的文化想象:行记中的异国形象 214
第一节 蛮夷异类:使金行记中的女真族形象 216
一、残暴狡猾的形象 218
二、尚武少文的形象 221
三、野蛮落后的形象 225
四、奢侈劳民的形象 231
第二节 人心思汉:使金行记中的遗民形象 237
第三节 荒凉破败:使金行记中的金地形象 243
小 结251

第五章 风景的描绘:景观的自然地理空间 253
第一节 被记录的风景254
一、“水之活体”与移动取象:江海景观 254
二、文人视野中的景观观看与再现:佛寺宫观景观 270
第二节 风景的书写策略286
一、粗笔勾勒与精心镂刻:山水描摹的方式 286
二、俯仰自得与绸缪往复:流动不居的视角 295
三、纵横交织与虚实相间:地理空间的多样联结 304
四、同中有异与山水的“占有”:个性化的风景呈现 311
小 结321

第六章 情感的符号:景观的心理空间 324
第一节 同在蜀道唱异曲:范陆二人出入蜀的情感差异 324
一、壮志未酬 辛酸赴蜀 325
二、倦于仕宦 归乡情切 330
三、风景相同 情感有别 335
第二节 穷乡僻壤与感情附着的“地方”:关于巴蜀的地方映像…344
一、哀伤畏惧:陆游的巴蜀情怀 344
二、深情回望:范成大的巴蜀情怀 350
三、“蜀地荒蛮”的先在视野与地方感的获得 357
小 结367

第七章 人文的凝视:景观的想象空间 369
第一节 地理空间与历史叙事 369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与书本记忆 377
一、由眼前景体验书中景 378
二、由书中景认识眼前景 383
三、以书中景置换眼前景 387
第三节 人文眼光凝视风景的意义 388
一、书斋静坐与征行万里:格物致知的认知方式 388
二、构建景观与精英身份的确证:文化记忆的融入 394
小 结405

结语:兼论宋代行记之特点与地位 407

附 录 416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行记叙录 416
二、隋唐五代时期行记叙录 439
三、相关图表 465
参考文献476
后 记 497
內容試閱

中国古语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大抵是说,一个人的学识须通过大量的书本阅读和长途的旅行见闻而获得。而古罗马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曾说:“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了一页。”( 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行记这种文类,就是古人将“行万里路”的实践转化为书面文字的产物,同时也可视为古人阅读世界这本“书”所作的读书笔记。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翻阅古人的行记,就相当于跟随古人“行万里路”地去阅读世界这本书。
作为文类的行记书写,在汉魏时期已经萌芽,然而类型相对单一,加之年代久远,散佚严重;两晋南北朝时期,行役记、交聘记、西行记等三种类型相继出现;隋唐五代时期,行记发展趋于成熟,而且出现题材独特的被俘流亡他国的行记。行记出于人们对世界的阅读,不管是主动阅读还是被动阅读,总之,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行记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不过,在宋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行记并未真正进入第一流作家的写作视野。因而在宋前的旅行书写,无论是行役记、交聘记还是西行记、流亡记,主要被后世学者作为地理、交通、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民俗、礼仪制度的原始资料来看待,属于史料学研究的范围。
而到了宋代,行记书写真正进入黄金时期,包括文坛领袖欧阳修在内的一大批有诗文集传世的作家,留下有域内域外的行记,特别是南宋陆游、范成大、周必大、楼钥等人的几部作品,更将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历史记录与文学再现、旅行过程与情感历程融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行记这一文类的审美品位,使之足以蔚然挺立于文学之林。近年来,宋代行记研究成为学界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看来,其主要成果仍体现在文献学、地理学、社会学研究方面,行记文本本身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或者说作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掘,关注“地理”而忽视“文学”仍是宋代行记研究的总体趋势。而阮怡博士的新著《形象·景观:宋代行记与旅行书写》,正力图站在文学的本位,对此文类做出全新的探讨。
十三年前,阮怡考入四川大学,跟从我攻读博士学位。自从选定以宋代行记为博士论文研究对象之后,她先是旁搜远绍,尽可能穷尽资料;然后钩玄提要,作出全方位的文献考证和叙录;随之含英咀华,细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文学手法和书写策略;最后,擘肌分理,勾勒出宋代行记发展的主要脉络,并揭示出其主要特色。她的博士论文在外审和答辩时,都获得专家好评。七年前,已任教于四川师范大学的阮怡去韩国延世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在研期间,一方面搜集阅读了大量域外文献,另一方面也获得异域旅行的亲身经验,由此开启了观照宋代行记的全新视角。我猜想,这次“行万里路”的经历,对于她行记研究所起的作用,主要在于视野的开拓和眼界的提升,从世界这本书的“第一页”翻到了“第二页”,有可能想象到“第三页”“第四页”。
这本新著是阮怡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可视为其博士论文的“加强版”,不仅是篇幅内容大大增加,而且文献整理更为全面,并提出一系列全新的学术观点。阮怡善于借鉴新的理论,而不生搬硬套,能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研究的新视角。如揭示出南宋士大夫使金行记中的“他者”想象,出于华夷之辨以及文化自尊在现实弱势下的心理反弹,洞悉入微。如关于行记中景观描写的自然空间、心理空间、想象空间的深入探究,极大地发掘出宋代游记的文学审美价值。随着阮怡笔下所引用分析的宋代行记的精彩段落,我们才第一次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山水游记的丰富宝藏,倘若辑录出来,可使中国古代山水文学选本大大增色。又如关于行记中作者的观察点,她概括出有“游目换形”、“移步换景”、“物定神游”等三种视角,一一举例说明,颇有心得。至于陆游《入蜀记》与范成大《吴船录》这两部题材近似的行记的比较,颇能见出她文本细读的工夫。
阮怡注意到,宋代行记中对佛寺道观的书写,其特点在于神圣性的消解和人文旨趣的增强,即宋代文人在游览寺观时,更关注其造像、题刻、碑文、书画等文物。这种近乎金石玩赏的兴趣渗透到宋人游记中,是相当突出的现象,与整个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相一致。这种人文旨趣的增强,也意味着宋人把世界当作书斋的倾向,即我在拙著《宋代诗学通论》里面提到的“书斋小世界,世界大书斋”的倾向。然而,宋人的这种“遍索”、“求观”的知识主义态度,并不止表现于旅途中所遇的文物,同时也体现在对山水奇观的探索之中。《入蜀记》的作者陆游有一段名言:“诗岂易言哉?一书之不见,一物之不识,一理之不穷,皆有憾焉。 ”(《何君墓表》)宋代行记中搜奇揽胜的强烈愿望,就包含这样的心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宋人的“行万里路”乃是其“读万卷书”的另外一种形式。本书对宋人这种人文旨趣进行了细腻地解读,提出了较为深刻的见解。
阮怡为人沉静好学,聪慧多思,毕业工作以来,仍毫不懈怠,心无旁骛,沉浸于自己的学术世界之中,真可谓纯粹的读书人。她的新著即将付梓刊行,来函嘱我作序。我年轻时爱好旅行,也看过一些宋代行记的片断,但对此研究领域却相当陌生,因此借作序的机会,补补自己的知识。今日得以循着阮怡的导游,了解宋人“行万里路”阅读世界的体验,老眼为之一明,聊谈肤浅的感想,是以为序。
梦蝶居士周裕锴书于川大江安花园锅盖庵
2023年 1月 19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