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售價:NT$
398.0

《
服装材料基础
》
售價:NT$
296.0

《
国家名片C919(跟踪十余年,采访百余人,全景式呈现中国大飞机C919,让读者领略到中国航空科技的最新成就)
》
售價:NT$
653.0

《
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报告
》
售價:NT$
500.0

《
另一种疯狂:精神疾病的污名与希望之旅(APS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斯蒂芬·欣肖教授倾其一生撰写;2018年美国图书节最佳图书奖)
》
售價:NT$
296.0

《
罗尔斯与马克思
》
售價:NT$
398.0

《
珊瑚:美丽的怪物
》
售價:NT$
587.0

《
基于语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性研究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践教程》是一本针对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专用教材,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本书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增强对网络设备的控制、配置、设计及应用能力。
本书特点如下。
?实战驱动: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上机练习,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体系分明:每个实验都详尽地阐述了实验目的、要求、环境及步骤,确保学习过程有序、目标明确。
?设备覆盖广泛:内容涵盖了市面上常见的交换路由硬件设备,并提供了交换机、路由器等重要网络设备的详细配置指南。
?基础构建:注重体系的完整性和操作的便捷性,实验环境简洁易搭建,确保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顺利完成实验项目,深化理解网络原理,逐步筑牢网络技术基石。
?创新实践:结合实际操作演练和经典案例分析,引领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激发创造潜能,并锻炼其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
|
內容簡介: |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践教程》旨在帮助读者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之后,进行网络设备操作、配置、设计和综合应用的上机实战训练。内容涵盖了常用交换路由硬件设备知识及交换机与路由器的详细配置。每个实验均给出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拓扑、实验设备、实验步骤等,并且安排了一定数量的上机实战操作,能够让读者通过实验操作和实战练习来巩固相关的知识并掌握技能。
本书内容翔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着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书中每一个实训都经过精心挑选,并在操作步骤上给予了详细说明。
本书可作为本专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通信类专业、电子商务类专业及其他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配套实验实训教材,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成人高校、计算机培训机构的实验实训指导用书。
本书配套的电子课件、教学大纲和习题答案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也可以通过扫描前言中的二维码下载,读者扫描前言中的教学视频二维码可以观看学习视频。
|
目錄:
|
第1章 交换机实验 1
实验一 交换机带外管理 1
一、实验目的 1
二、相关知识 1
三、实验设备 1
四、实验拓扑 2
五、实验要求 2
六、实验步骤 2
七、课后练习 5
实验二 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6
一、实验目的 6
二、相关知识 6
三、实验设备 8
四、实验拓扑 8
五、实验要求 8
六、实验步骤 8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12
八、思考题 12
九、课后练习 12
实验三 交换机CLI界面调试技巧 13
一、实验目的 13
二、应用环境 13
三、实验设备 13
四、实验拓扑 13
五、实验要求 13
六、实验步骤 14
七、课后练习 16
实验四 交换机恢复出厂设置及其基本配置 16
一、实验目的 16
二、相关知识 16
三、实验设备 16
四、实验拓扑 17
五、实验要求 17
六、实验步骤 17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20
八、配置序列 20
九、思考题 20
十、课后练习 20
实验五 使用Telnet方式管理交换机 21
一、实验目的 21
二、相关知识 21
三、实验设备 21
四、实验拓扑 21
五、实验要求 22
六、实验步骤 22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25
八、配置序列 26
九、思考题 26
十、课后练习 26
实验六 使用Web方式管理交换机 26
一、实验目的 26
二、相关知识 27
三、实验设备 27
四、实验拓扑 27
五、实验要求 27
六、实验步骤 28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29
八、配置序列 30
九、思考题 30
十、课后练习 30
实训项目一 交换机配置模式及管理 30
一、实训目的 30
二、实训设备 31
三、实训拓扑 31
四、实训内容 31
五、实训步骤 31
实验七 交换机VLAN划分实验 36
一、实验目的 36
二、相关知识 37
三、实验设备 37
四、实验拓扑 37
五、实验要求 38
六、实验步骤 38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42
八、配置序列 42
九、思考题 44
十、课后练习 44
实验八 跨交换机相同VLAN间通信 44
一、实验目的 44
二、相关知识 44
三、实验设备 45
四、实验拓扑 45
五、实验要求 45
六、实验步骤 46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52
八、配置序列 52
九、思考题 55
十、课后练习 55
实训项目二 组建简单交换式网络 55
一、实训目的 55
二、实训设备 56
三、实训拓扑 56
四、实训内容 56
五、实训步骤 57
实验九 交换机MAC与IP的绑定 59
一、实验目的 59
二、相关知识 60
三、实验设备 60
四、实验拓扑 60
五、实验要求 60
六、实验步骤 61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62
八、课后练习 62
实验十 生成树实验 63
一、实验目的 63
二、相关知识 63
三、实验设备 63
四、实验拓扑 64
五、实验要求 64
六、实验步骤 64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67
八、思考题 67
九、课后练习 67
实验十一 交换机链路聚合 68
一、实验目的 68
二、相关知识 68
三、实验设备 68
四、实验拓扑 69
五、实验要求 69
六、实验步骤 69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81
八、课后练习 81
实训项目三 基于VLAN的交换机链路聚合 82
一、实训目的 82
二、实训设备 82
三、实训拓扑 82
四、实训要求 82
五、实训步骤 83
实验十二 认识三层交换机 83
一、实验目的 83
二、相关知识 84
三、实验设备 84
四、实验拓扑 84
五、实验要求 84
六、实验步骤 85
七、注意事项 88
八、课后练习 88
实验十三 多层交换机VLAN的划分和VLAN间路由 88
一、实验目的 88
二、相关知识 88
三、实验设备 89
四、实验拓扑 89
五、实验要求 89
六、实验步骤 90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97
八、配置序列 97
九、思考题 99
十、课后练习 100
实验十四 多层交换机实现二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 100
一、实验目的 100
二、相关知识 100
三、实验设备 100
四、实验拓扑 101
五、实验要求 101
六、实验步骤 102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109
八、思考题 109
实训项目四 三层交换机实现二层交换机不同VLAN间通信 109
一、实训目的 109
二、实训设备 109
三、实训拓扑 110
四、实训要求 110
五、实训步骤 111
实验十五 多层交换机静态路由实验 112
一、实验目的 112
二、相关知识 112
三、实验设备 113
四、实验拓扑 113
五、实验要求 113
六、实验步骤 114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128
八、思考题 128
实训项目五 多层交换机静态路由配置 129
一、实训目的 129
二、实训设备 129
三、实训拓扑 129
四、实训要求 129
五、实训步骤 129
实验十六 三层交换机RIP动态路由 130
一、实验目的 130
二、相关知识 130
三、实验设备 131
四、实验拓扑 131
五、实验要求 131
六、实验步骤 132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147
八、思考题 147
实训项目六 多层交换机动态RIP路由配置 147
一、实训目的 147
二、实训设备 147
三、实训拓扑 148
四、实训要求 148
五、实训步骤 148
实验十七 三层交换机OSPF动态路由 150
一、实验目的 150
二、相关知识 150
三、实验设备 151
四、实验拓扑 151
五、实验要求 151
六、实验步骤 152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165
八、思考题 165
实训项目七 多层交换机之间的动态OSPF配置 166
一、实训目的 166
二、实训设备 166
三、实训拓扑 167
四、实训要求 167
五、实训步骤 167
第2章 路由器实验 169
实验一 路由器接口简介 169
一、实验目的 169
二、相关知识 169
三、实验设备 169
四、实验拓扑 169
五、实验要求 170
六、实验步骤 170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170
实验二 路由器的基本管理方法 170
一、实验目的 170
二、相关知识 171
三、实验设备 171
四、实验拓扑 171
五、实验要求 171
六、实验步骤 171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177
八、思考题 177
九、课后练习 177
实验三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77
一、实验目的 177
二、相关知识 177
三、实验设备 178
四、实验拓扑 178
五、实验要求 178
六、实验步骤 178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185
八、配置序列 185
九、思考题 185
十、课后练习 185
实验四 路由器的文件维护 185
一、实验目的 185
二、相关知识 185
三、实验设备 186
四、实验拓扑 186
五、实验要求 186
六、实验步骤 186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189
八、配置序列 189
九、思考题 189
十、课后练习 189
实验五 单臂路由实验 189
一、实验目的 189
二、相关知识 189
三、实验设备 190
四、实验拓扑 190
五、实验要求 190
六、实验步骤 191
七、课后练习 193
实验六 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193
一、实验目的 193
二、相关知识 193
三、实验设备 194
四、实验拓扑 194
五、实验要求 194
六、实验步骤 194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197
八、配置序列 197
九、思考题 198
实训项目八 多路由器间静态路由配置 198
一、实训目的 198
二、实训设备 198
三、实训拓扑 198
四、实训要求 199
实验七 路由器RIP-1配置 200
一、实验目的 200
二、相关知识 200
三、实验设备 200
四、实验拓扑 200
五、实验要求 200
六、实验步骤 201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205
八、配置序列 205
九、思考题 206
实训项目九 多路由器间的RIP-1路由配置 207
一、实训目的 207
二、实训设备 207
三、实训拓扑 207
四、实训要求 207
实验八 路由器RIP-2配置 208
一、实验目的 208
二、相关知识 208
三、实验设备 209
四、实验拓扑 209
五、实验要求 209
六、实验步骤 209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213
八、配置序列 213
九、思考题 214
实训项目十 多路由器间的RIP-2路由配置 214
一、实训目的 214
二、实训设备 214
三、实训拓扑 214
四、实训要求 215
实验九 静态路由和直连路由引入配置 216
一、实验目的 216
二、相关知识 216
三、实验设备 216
四、实验拓扑 216
五、实验要求 216
六、实验步骤 217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219
八、配置序列 219
九、思考题 220
十、课后练习 220
实验十 单区域OSPF基本配置 221
一、实验目的 221
二、相关知识 221
三、实验设备 221
四、实验拓扑 221
五、实验要求 221
六、实验步骤 221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225
八、配置序列 226
九、思考题 227
十、课后练习 227
实验十一 RIP-2邻居认证配置 227
一、实验目的 227
二、相关知识 228
三、实验设备 228
四、实验拓扑 228
五、实验要求 228
六、实验步骤 228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231
八、配置序列 231
九、思考题 232
实验十二 多区域OSPF配置 232
一、实验目的 232
二、相关知识 233
三、实验设备 233
四、实验拓扑 233
五、实验要求 233
六、实验步骤 234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235
八、配置序列 235
九、思考题 236
实训项目十一 多路由器间的OSPF路由配置 236
一、实训目的 236
二、实训设备 237
三、实训拓扑 237
四、实训要求 237
实验十三 OSPF邻居认证配置 238
一、实验目的 238
二、相关知识 238
三、实验设备 238
四、实验拓扑 238
五、实验要求 239
六、实验步骤 239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241
八、配置序列 241
九、思考题 241
十、课后练习 241
实验十四 OSPF路由汇总配置 241
一、实验目的 241
二、相关知识 242
三、实验设备 242
四、实验拓扑 242
五、实验要求 242
六、实验步骤 242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245
八、配置序列 245
九、思考题 246
十、课后练习 246
实验十五 NAT地址转换配置 246
一、实验目的 246
二、相关知识 247
三、实验设备 247
四、实验拓扑 247
五、实验要求 247
六、实验步骤 247
七、注意事项和排错 249
八、配置序列 249
九、思考题 250
十、课后练习 250
第3章 网络综合实践 251
实践一 二层接入三层连通加聚合实践项目 251
一、实践目的 251
二、实践拓扑 251
三、实践步骤 251
实践二 单臂路由加聚合实践项目 252
一、实践目的 252
二、实践拓扑 252
三、实践步骤 252
实践三 动态路由RIP-OSPF实践项目 253
一、实践目的 253
二、实践拓扑 253
三、实践步骤 254
实践四 路由与多层交换机间的RIP-OSPF-静态路由重点分布实践项目 254
一、实践目的 254
二、实践拓扑 254
三、实践步骤 254
实践五 路由与多层交换机间的静态路由-OSPF-RIP实践项目 257
一、实践目的 257
二、实践拓扑 257
三、实践步骤 258
实践六 特定网络综合设计与实现实践项目 259
一、实践目的 259
二、实践拓扑 259
三、实践步骤 260
四、实验要求 260
附录 261
一、交换机相关配置命令详解 261
二、路由器相关配置命令详解 280
|
內容試閱:
|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全球一体化的重要纽带,计算机网络技术深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被誉为“近代最深刻的技术革命”。计算机网络不仅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网络时代”和“网络经济”等词汇生动地描述了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社会的信息化、数据的分布式处理和计算机资源的共享等需求,持续推动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学科,也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空前活跃的领域。本课程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电子与通信专业学生以及广大从事计算机应用和信息管理的科技人员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同时,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本课程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为了配合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教学,我们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背景,结合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以帮助学生通过严格的实践训练真正掌握和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协议和算法。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践教程》是面向理工科的本专科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教材。结合理论数学精心设计了交换机实验17个、路由器实验15个、实训项目11个和网络综合实践6个,有利于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和实践之后进行设计和创新。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践教程》在实验内容组织上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所要求的实验环境相对简单,所有实验内容均在实验室完成。学生通过完成设计的实验内容能够深入掌握和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增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优化实验教学,建议学生每两人组成一个小组,每组配备两台计算机,其中一台作为服务器,另一台作为客户机。网络配置实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最终实现访问功能。实验所需的工具、软件和材料基本为每组分配一套,而有些工具,如网线测试仪等,可以由各组共同使用。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践教程》可作为本专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通信类专业、电子商务类专业及其他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配套实验实训教材,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成人高校、计算机培训机构的实验实训指导用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践教程》由黄河科技学院教师王鸿运、韩芳、郑晶晶主编,期间得到民办教育品牌专业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项目编号:ZLG201903)、郑州地方高校急(特)需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项目编号:ZZLG202301)和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项目号:YJS2023JD67)资助。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参考了相关文献,在此向这些文献的作者深表感谢。我们的电话是010-62796045,邮箱是992116@qq.com。
本书配套的电子课件、教学大纲和习题答案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也可以扫描下方左侧的二维码获取。扫码下方右侧的二维码可以直接观看教学视频。
配套资源 扫一扫
扫描下载 看视频
编 者
2024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