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秦汉文学史(中国文学通史)

書城自編碼: 406788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徐公持、刘跃进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90447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机器人之梦:智能机器时代的人类未来
《 机器人之梦:智能机器时代的人类未来 》

售價:NT$ 352.0
脑髓地狱(裸脊锁线版,全新译本)日本推理小说四大奇书之首
《 脑髓地狱(裸脊锁线版,全新译本)日本推理小说四大奇书之首 》

售價:NT$ 286.0
复利人生
《 复利人生 》

售價:NT$ 352.0
中国绘画:元至清(巫鸿“中国绘画”系列收官之作,重新理解中国绘画史)
《 中国绘画:元至清(巫鸿“中国绘画”系列收官之作,重新理解中国绘画史) 》

售價:NT$ 857.0
这里,群星闪耀:乒坛典藏·绽放巴黎(全套7册)
《 这里,群星闪耀:乒坛典藏·绽放巴黎(全套7册) 》

售價:NT$ 1204.0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售價:NT$ 281.0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NT$ 653.0
软体机器人技术
《 软体机器人技术 》

售價:NT$ 45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49
《霍夫曼斯塔尔的跨艺术诗学研究》
+

NT$ 760
《泰州学派“狂”范畴——一种审美现代性的反思》
+

NT$ 403
《小说写作一本通 从创意到出版(第2版)》
+

NT$ 449
《观世相:古典小说里的浮生与世情》
+

NT$ 755
《明代历史小说叙事伦理研究》
+

NT$ 267
《鲍鹏山讲《诗经》》
編輯推薦:
这部文学通史执行“以时代为序,以作家为纲”的编写体例。分期按朝代,立章或立节则按作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另设“概述”介绍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和文学概况,又设综述性章节叙述时代相近的作家群。除写入公认的大作家,给以较大篇幅,全书涉及的中小作家数量远超当时已有的多种文学史,故有“大文学史”之称。叙述内容的要求是力求稳妥公允,不简单化,不贴标签,对具体作家的叙述和评价要能够反映、体现当时研究的水平和一些最新成果。考据的结论、借鉴他人成果或尚有争议的问题,正文无法容纳,均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因此,这部文学史每章的注释数量多,大多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文字表达则要求客观平实,明白简练。——董乃斌
內容簡介:
秦汉文学史主要书写了公元前246年至公元220年今五百年间的文学演变史,涵盖了中国历史早期的秦代、西汉、东汉三个王朝。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由发轫到发展壮大的时期,其中尤以赋体文学成绩最为突出,被后世学者推为“一代文学”之代表,此外,汉代的乐府诗歌创作由滥觞而发达,成为后代诗歌发展的近源,为乐府、五言诗等题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书充分展现了秦汉文学史的各个方面。
關於作者:
徐公持,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曾任《文学遗产》主编,主要著作有《魏晋文学史》《建安七子论》《阮籍与嵇康》《东汉文坛点将录》等。
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曾任《文学评论》杂志社社长、《文学遗产》主编等。著有《秦汉文学编年史》《门阀士族与文学总集》《中古文学文献学》《跂予望之》《从师记》等,整理《〈文选〉旧注辑存》,主编《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杜集珍本文献集成》等。
目錄
目录
编写说明

绪论秦汉文学渊源及其流变
第一节秦汉文学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秦汉文学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秦汉文学的文体考察
第四节秦汉文学的载体变迁

第一编秦代文学
(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7年)
第一章嬴秦统一过程中的文化特征
第二章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第三章李斯及秦代奏章
第四章出土文献中的秦代文学
第五章秦代诗歌及其他

第二编西汉文学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
第一章西汉文学背景
第一节汉代初年的思想背景及其社会影响
第二节汉代初年的对外政策及其文化作用
第三节汉代初年的文化政策及其积极意义
第二章西汉文学概说
第一节汉代诗歌的四种类型
第二节“体国经野,义尚光大”的辞赋
第三节积极关注现实的秦汉文章
第三章西汉前期文学
第一节西汉前期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张苍、陆贾
第三节贾山、晁错、刘德、孔安国及其他文人创作
第四章贾谊
第一节贾谊的生平事迹
第二节贾谊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贾谊的学术传承与贡献
第五章邹阳与枚乘
第一节汉初三大文人集团
第二节邹阳
第三节枚乘
第四节梁孝王文人集团其他作家
第六章武帝时期的文学
第一节汉武帝影响下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董仲舒与《春秋繁露》
第三节刘安与《淮南子》
第四节东方朔及其他文人创作
......
內容試閱
后记
《秦汉文学史》是多卷本《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中的一种。其时间范围,始于秦庄襄王三年(即秦庄襄王死、秦王嬴政即位的公元前247年),终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即曹操死、曹丕即位的公元220年),前后共467年。具体分工,秦代文学、西汉文学部分由刘跃进负责,东汉文学部分由徐公持先生负责。
多卷本《中国文学通史》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1981—1985)项目,邓绍基先生担任编委会主任委员,刘世德、沈玉成先生为副主任委员。按照计划,这套丛书分为10种14册。最先出版的是曹道衡、沈玉成先生编著的《南北朝文学史》和邓绍基先生主编的《元代文学史》(1991年12月),至1999年9月徐公持先生编著《魏晋文学史》问世,计划中的10种已出版6种。这些著作,大多始撰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迄今已历时40余年。不无遗憾的是,《秦汉文学史》《明代文学史》《清代文学史》《近代文学史》4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期完成。
2006年底,邓绍基先生约我商议《中国文学通史》的续编问题。他希望我做好协调工作,将这旷日持久的集体项目作一了结。从当时情况看,《明代文学史》已有部分成稿,但距出版要求还有相当距离。至于其他三部书稿,原定作者均未提交,且遥遥无期。
2008年夏秋,邓绍基先生再次与我商议此事,决定由徐公持先生和我合作完成《秦汉文学史》的撰著工作。明、清、近代三卷待时机成熟,再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安排。从辈分上说,徐公持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领导。从1991年底开始,我就在徐公持先生主编的《文学遗产》编辑部兼职看稿,不仅学到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从编辑部同仁那里领悟到坚守学术、推贤进士的人文情怀。在徐先生的引领下,我们从编写《秦汉文学史纲目》开始,反复推敲,最终确定了撰写原则,并分头做前期准备工作。
2010年初,《秦汉文学史》编著工作正式启动。我与徐先生虽各有分工,但经常交换意见,如琢如磨,写作的过程比较顺畅。我们尽量保持各自写作风格,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努力提出自己略有新意的见解。未曾想,初稿完成后,我很快就陷入到既多且杂的冗事之中,校订工作迁延日久。最叫我感到遗憾的是,邓绍基先生2013年4月去世,他最终未能看到这部书稿的出版。
......

绪论秦汉文学渊源及其流变
秦汉文学史的时间范围,始于秦庄襄王三年(即秦庄襄王死、秦王嬴政即位的公元前247年),终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即曹操死、曹丕称帝的公元220年),前后共467年。秦汉文学史的空间范围则向无定论。从六国纷争,到秦统天下;再到秦衰汉兴,汉分东西,分分合合,变化多端。尽管如此,秦汉文学的思想渊源与文学贡献,则有迹可寻,班班可考。而秦汉文学的精神特质,尤其值得关注。
第一节秦汉文学的思想渊源
《庄子·天下篇》将先秦文化分为六派:一是墨翟、禽滑釐,二是宋钘、尹文,三是彭蒙、田骈、慎到,四是关尹、老聃,五是庄周,六是惠施、桓团、公孙龙。《荀子·非十二子》亦分为六派:一是它嚣、魏牟,二是陈仲、史鰌,三是墨翟、宋钘,四是慎到、田骈,五是惠施、邓析,六是子思、孟轲。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亦分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到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分为九流十家。如果把各家之说归类,发现其学派之不同,多与地域有关系。名、法归为三晋文化,阴阳、道德归为荆楚文化,儒、墨归为齐鲁文化。这便是秦汉文学的思想渊源。
三晋文化通常指西周到春秋时代晋国文化和战国时代韩、赵、魏三晋国家文化。战国七雄并立,其中属于晋文化的就占其中之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晋”或“三晋”(韩、赵、魏)是先秦时期的古国,自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国语·楚语》说“虽楚有材,不能用也”,而楚材多为晋所用,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前547)称:“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楚材晋用,说明了晋文化的独特价值。从整体来看,晋文化是“中原古文化”与“北方古文化”两大古文化区系的重要纽带。这一点,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苏秉琦著《谈“晋文化”考古》,《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00秦汉文学史绪论秦汉文学渊源及其流变00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三晋文化与齐鲁文化形成鲜明对照,双峰并峙。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关注齐鲁文化,拜子夏为师。在子夏的影响下,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等,或为当时儒教名流,或为军事干将,他们都汇集于魏地,对于魏国的振兴起到决定性作用。所有这些,《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儒林列传》都有或详或略的记载。所以班固说:“六国之君,魏文侯最为好古。”《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2页。其影响所及,下至西汉。汉代经学中,鲁学与齐学外,尚有“晋学”;晋学的中坚,就是以河间献王为中心的赵学。蒙文通著《经史抉原》,巴蜀书社1995年版。另一方面,魏文侯对于齐鲁文化虽然崇拜,但也并非亦步亦趋的模仿。齐鲁文化倡导礼治,而魏文侯却更醉心于法制。他坚持起用李悝为相,变法革新,促使儒家向法家的转化。孙开泰《论三晋古文化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影响》,《河北学刊》2000年第2期。李悝原本是子夏的弟子,却是法家的始祖。《汉书·艺文志》著录《李子》三十二篇,已经亡佚。《晋书·刑法志》称作《法经》六篇。《晋书·刑法志》:“秦汉旧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师李悝。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2页)按,《唐律疏议》卷一记载:“周衰刑重,战国异制,魏文侯师于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一《盗法》,二《贼法》,三《囚法》,四《捕法》,五《杂法》,六《具法》。商鞅传授,改法为律。汉相萧何,更加悝所造《户》《兴》《厩》三篇,谓《九章之律》。”(〔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页)秦汉以后的法律都是以《法经》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在三晋的土地上,还产生了申不害、韩非等重要思想家。两人相距虽有一个世纪左右,但均强调法制,其主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申子》,《史记》记载有两篇,《汉书·艺文志》著录六篇,均已亡佚。较完整的言论见《群书治要》卷三六所引《大体》一篇,讲究帝王南面之术。《韩非子》五十五篇是一整套完整系统的法家理论体系。如前所述,三晋文化还包括以“胡服骑射”著称的赵国。赵武灵王易胡服,融合了北方各少数游牧民族的文化,形成抗击中原之势。所有这些均与起源于西部的秦部落有其相近之处,故三晋文化从本质上说,为秦代所继承。战国末期,三晋之人为秦国的兴起出谋划策。故《史记·张仪列传》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04页。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