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755.0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NT$
306.0

《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售價:NT$
301.0

《
失控的孤独
》
售價:NT$
286.0

《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售價:NT$
408.0

《
神圣的异端:法国中世纪纯洁派叙事研究
》
售價:NT$
500.0

《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售價:NT$
760.0

《
江南器物志
》
售價:NT$
403.0
|
內容簡介: |
本研究建立起一种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动态化发展所适用的创新型平台组织,并伴随新型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而发展。借助博弈论、系统控制思想和仿真模拟等方法分析以物流园区为依托的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并通过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对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修正,在微观层面上形成可以复制的以农业综合物流园区为依托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化发展的实现路径。同时在宏观层面上刻画经营环境,结合政策分析细化政府与行业协会的支持政策与措施,为政府制定相关农业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也为农业产业实践提供行动指南。
|
關於作者: |
胡晓兰 1976年生于湖北武汉,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于武汉商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001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001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003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007 第四节 相关概念说明/008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009 第一节 理论基础/009 第二节 研究综述/017第三章 中国农业与农业产业/032 第一节 中国农业及新时代三农/032 第二节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038第四章 农业物流在农业产业体系协同中的基础性作用分析/048 第一节 我国农业物流发展模式/048 第二节 基于农业物流要素的农业物流模式的权重分析/055第五章 农业物流园区对农业产业体系中主体的作用分析/061 第一节 涉农组织及营收/061 第二节 农业组织营收分析/063 第三节 模型构建/065 第四节 实证分析/068 第五节 涉农产业集群(农业物流园区)对农业产业体系中主体的营收作用分析结论/072第六章 依托农业物流园区的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075 第一节 依托农业物流园区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结构/076 第二节 协同组织依托与平台保障的农业物流园区的基础条件/078 第三节 农业物流园区农业产业体系组织类型分析/080 第四节 依托农业物流园区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协同化基础条件/082第七章 依托农业物流园区的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发展机制/085 第一节 农业产业园的内涵与外延/085 第二节 依托农业物流园区的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发展途径/087 第三节 以农业物流园区为依托的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发展的动力/090 第四节 以农业物流园区为依托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协同发展机制/093第八章 依托农业物流园区的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098 第一节 基于前行研究的因素选取/098 第二节 因素的确定/101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运算/104 第四节 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化发展影响因素层级分析/108第九章 依托农业物流园区的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化发展功能层面的实现/113 第一节 物流协同的物质基础/114 第二节 物流协同的实现/117 第三节 农业产业体系保障服务功能的实现/123第十章 依托农业物流园区的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化发展产业层面的实现/126 第一节 工农业互动/126 第二节 产业融合/131 第三节 依托农业物流园区的农业产业协同体系多级系统的构建/136第十一章 助推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化发展的农业物流园区的组织形式与主体关系/144 第一节 农业物流园区的组织形式/144 第二节 农业物流园区的主体关系/149第十二章 以农业物流园区为依托的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化发展的微观实现形式/160 第一节 农业物流园区的基本服务功能定位/160 第二节 各功能定位下的农业产业体系协同的微观形式/165 第三节 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化发展微观实现形式的整合/175第十三章 依托农业物流园区的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化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及优化/178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79 第二节 模型构建/181 第三节 系统模型仿真与分析/187第十四章 依托农业物流园区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协同化发展体系的案例分析/192 第一节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状况/192 第二节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分析/193 第三节 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区/202 第四节 湖北荆门彭墩农业物流园区分析/205 第五节 农业物流园区双向互动发展模式的案例研究/209第十五章 政策建议/215 第一节 研究结论/215 第二节 政策建议/220参考文献/2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