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元首政治与帝国治理——以赫洛迪安《罗马帝国史》为考察对象
》
售價:NT$
347.0

《
镜观中国 1930年代的中国人、中国事和中国景 “走近中国”译丛系列
》
售價:NT$
398.0

《
地中海十城:西方文明的古典基因
》
售價:NT$
454.0

《
国学的天空(国学导师、“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经典之作)
》
售價:NT$
347.0

《
超人类进化:从仿生到人工智能
》
售價:NT$
403.0

《
九型人格:人人都应该学习的自我认知课
》
售價:NT$
332.0

《
中年面相
》
售價:NT$
296.0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NT$
356.0
|
內容簡介: |
古琴是中国音乐中非常古老的弹拨乐器,其古淡的音色、幽雅的旋律和玄远的意境所构成的独特音乐形象,不仅仅是中国音乐艺术的典范,更成为文人士子们销落尘劳、休憩身心、修养心性的良方。本书主要从岭南古琴的外观、历史、思想、弹奏指法、代表曲目等方面介绍古琴,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了解古琴的知识和艺术价值,便于学生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全书分为古琴艺术理论、古琴艺术实践和岭南古琴入门三个篇章,内容涉及认识古琴、古琴历史、琴学思想、弹琴要领、指法练习、名曲欣赏等。
|
關於作者: |
谢导秀,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民乐系古琴专业,师从著名岭南古琴一代宗师杨新伦先生,开始了后来数十年的古琴艺术生涯。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
目錄:
|
第一篇 古琴艺术理论
第一章 认识古琴
一、古琴形制与琴体尺寸
二、琴体材料
三、七弦和五音
四、十三徽
五、琴轸、绒剅、弦结
六、琴式
七、择琴
八、琴上的珍贵艺术
九、史上四大名琴
十、广东四大名琴
十一、古琴断纹
十二、古琴谱减字记谱法
第二章 古琴历史
一、远古音乐文明
二、古琴初始
三、先秦时期的古琴
四、两汉时期的古琴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琴
六、隋唐时期的古琴
七、宋金元时期的古琴
八、明代古琴
九、清代古琴
第三章 琴学思想
一、古琴文化的本体
二、古琴与传统文化
三、古琴审美
第二篇 古琴艺术实践
第一章 弹琴要领
一、初学寻师
二、弹琴方法
第二章 弹琴前的准备工作
一、琴桌
二、洁手
三、端坐
四、调息
五、调弦
六、对弹琴环境的要求
……
第三篇 岭南古琴入门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古琴在数千年中华文化的怀抱里生长成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浸透于琴器,令其满溢文明的光彩。现今古琴的形状尺寸在一千八百年至近两千年前的东汉年间就已基本定型。而琴的历史则更加久远。
《周易》有言:“昔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以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始画八卦,扣桐有音,削之为琴。” 以伏羲为琴的创始者。据说某日伏羲来到西山的桐林,见凤凰栖梧桐上,以为神异,于是砍下梧桐做成“伏羲式”琴,从此中华民族的标志性乐器——琴产生了。上古先民视凤凰为神鸟,能通应天地,协和五音,合于九德。凤凰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至今仍为中国人最喜爱的吉祥物。而伏羲式古琴因其美丽久远的传说和古雅大方的造型至今仍是人们最喜爱的琴式之一。亦有人说,琴依人而制,琴如人形,项、肩、腰、足无处不透出生命的灵秀和万物之灵的神韵。古琴象征着自然的气韵和生命的灵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