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售價:NT$
347.0

《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售價:NT$
505.0

《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售價:NT$
403.0

《
大马士革:刀锋下的玫瑰(方尖碑)
》
售價:NT$
607.0

《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NT$
398.0

《
理由至上
》
售價:NT$
602.0

《
千秋堂丛书003:南渡之君——宋高宗的踌躇与抉择
》
售價:NT$
449.0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中国丝绸博物馆卷(明清)
》
售價:NT$
4998.0
|
內容簡介: |
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新道路中的核心问题。“要不要进行土地革命“和“怎么样实施土地革命”的问题,曾经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以及共产国际之间产生巨大的分歧和争议。本书充分挖掘历史资料,尤其是解密的共产国际和苏共档案资料,梳理了土地革命口号提出与实施的源头与流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突破陈规,又是如何做到切合实际,从而实现土地革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这些创新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举。
|
關於作者: |
汪澎,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美国查尔斯顿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评价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
一 本书主旨
二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农民土地问题”概述
第一节 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 从“一口袋马铃薯”谈起
二 走进“农民的国度”
三 列宁对农民革命作用的认识与发展
第二节 对农民阶级阶层的划分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民阶级阶层的划分
二 列宁对农民的阶层划分
第三节 有关土地问题的基本思想
一 “土地国有化”
二 列宁有关土地问题思想
第三章 共产国际与中国“土地革命”战略的缘起
第一节 共产国际与中国“土地革命”战略构想的提出
一 酝酿准备
二 初步提出
三 形成战略
四 重申丰富
第二节 共产国际对中国“土地革命”实施方案的设想
一 造就“革命的雅各宾”的国民党领导“土地革命”
二 改造国民党为“工农政党”来实行“土地革命”
三 倚重“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来支持“土地革命”
第三节 共产国际内部对中国“土地革命”战略的争议
一 关于东方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原则
二 关于革命政策的中心
三 关于解决土地问题的必要性
四 关于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战略的早期认识与分歧
第一节 对指示精神搁置不议(1921—1925)
一 对农民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与共产国际尚有差距
二 中共不赞同“没收地主土地再分配”的政策
第二节 战略方向上逐渐认同(1925—1927.4)
一 对农民问题的认识有“质”的发展
二 逐步触及解决土地问题
第三节 实施路径上意见不一(1927.4—1927.8)
一 没收和分配土地的时机
二 没收和分配土地的若干政策
三 建立农民的政权和武装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与“土地革命”战略的实施
第一节 对“土地革命”相关战略举措的探索
一 与“土地革命”相联系,制定“武装斗争”新方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