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398.0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NT$
398.0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16.0

《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售價:NT$
602.0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NT$
367.0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NT$
347.0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98.0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以明代京畿士人的传记资料为主体史料,以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取向,将士人置于其日常所属的家庭生活空间中展开研究。明代科举鼎盛,科举入仕是明代士人一生生活的主轴,士人的父母、兄弟、子女、妻妾等家人也在士人的不同生命阶段的家庭生活中参与其中。本书着重研究明代士人在科举仕进生涯中,家庭日常生活的经营和维系,探讨在家庭生活中士人与父母、兄弟、子女、妻妾等家人的互动情境,旨在尽可能全面、丰富地呈现明代京畿士人家庭生活的具体样态,进而探究明代京畿士人家庭生活的时代性、阶层性特点。
|
關於作者: |
范喜茹,汉族,河北阜平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社会史、明清史、家庭家族文化研究,先后在《青海民族研究》、《安徽史学》、《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
目錄:
|
绪论
章齐家:家庭生活理想
节齐家之道
第二节京畿士人的家训
第二章亲子之间
节子嗣的养育
第二节子嗣的教育
第三节士人的孝行
第三章兄弟相处
节兄弟之友爱相处
第二节兄弟之矛盾争端
第四章婚姻生活
节婚姻缔结
第二节夫妇生活
第三节夫妇之情——以王崇简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
了解家庭是认识社会与文化的基础,家庭史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居于重要位置。不过长期以来,中国家庭史的研究成果并不很丰富,家庭史研究比起与之密切相关的婚姻史研究来说,要薄弱很多。中国家庭史研究的真正开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术成果不断,其中的明清家庭史研究也是如此。
一般而言,家庭史研究的理论多借鉴于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已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家庭社会学的概念与研究框架,有助于家庭史学者发现问题、分析资料并形成思路。然而拘泥于家庭社会学的套路,也会带来一些研究的局限,如将研究对象静态化、均质化、平面化,难以反映社会动态、多元、丰富的内容,从而失去历史学的研究特色。所以借鉴家庭社会学需要活化,需要与历史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社会史的家庭研究,应当放在特定的时空考察,注重文献资料的属性,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将人的生命历程与家庭联系起来,既要综合分析,也要个案解剖,以深化对于家庭的认知。如此,在家庭社会学重视结构性分析之外,需要增加生活性的考察,引入以探讨生命维持与再生产的日常生活史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范喜茹博士的《明代京畿士人家庭研究》,就是一部从日常生活史的视野考察明代京畿士人家庭生活的著作。作者以明代京畿士人传记为主体史料,将士人置于日常家庭生活空间进行探讨。传记资料揭示传主生命历程,涉及传主从摇篮至坟墓一生的重要经历。明代士人生活的主轴是科举入仕,参与其中的则是士人的家庭成员,构成家庭生活的基本内容。书里围绕士人科举入仕的生活,讨论家庭生活中士人与父母、兄弟、子女、妻妾的互动,呈现出明代士人的家庭生活特色。
本书的论述点面结合,选取的重点事例引人入胜。书中论述士人齐家的家庭理想,在介绍了明代京畿士人家训概况之后,剖析了名人杨继盛的遗嘱,从中可以认识其居家做人的经验。讨论亲子生活,紧扣童年成长,研讨子嗣的教养问题,充满新意。探讨兄弟相处之道,除了兄弟友爱和睦的伦理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