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1919—1939年美国社会生活史
》
售價:NT$
500.0

《
中西交通史 陆海书系
》
售價:NT$
296.0

《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NT$
301.0

《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NT$
398.0

《
雪
》
售價:NT$
352.0

《
当代学术·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
售價:NT$
653.0

《
财政与国家治理
》
售價:NT$
755.0

《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本书充分运用文学社会学、计量学、文献学等方法,将文献学与文艺学相互结合的理论运用于书籍与文学之关系研究,在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意义,解决了文学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唐人文学观念与书籍发展的关系,二是释经和修史与文学权力的关系问题,三是唐代文学秩序建构和演进在书籍活动中的体现,四是唐代文学史观在类书结构性变化中的反映,五是文学思想的对立和统一在总集编纂中的外化,六是唐人别集编纂与别集著录及相关文学问题,七是唐代书籍在周边国家地区的传播与汉文学圈的建构问题。
因此,此书所涉及的论题较多新见,对唐代文学研究和文学史研究具有较多的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考察唐代书籍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书籍的整理、编纂、注释及其域外传播等内容。
全书共八章,章是导论,第二章为唐代书籍活动与知识秩序,第三章为经典注疏、国史修纂与文学权力,第四章为类书异构与唐人文学观念变迁,第五章为对立与统一:唐代诗文总集编纂、疏释与文学秩序,第六章为唐代文人别集编纂、庋藏及其文学价值,第七章为唐代书籍周边传播与文学影响,第八章为结语:权力、书籍与文学,末有附录《全唐文所载唐人别集序文表》等。
通过研究唐代书籍活动,揭示书籍活动与文学之关联性,认识“书籍与文学”联结的外在形态和内在规制,并透过现象,揭示书籍作为权力象征的文学秩序的本质。
|
關於作者: |
吴夏平,1976年生,江西都昌人。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典籍与国家文明战略创新团队成员。200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兼任中国刘禹锡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访学。
已出版专著《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等4部,译著《诗歌之力:袁枚女弟子屈秉筠(1767-1810)》。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重点项目、全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项目多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其它奖项多项。
|
目錄:
|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唐代书籍活动与知识秩序
第三章:经典注疏、国史修纂与文学权力
第四章:类书异构与唐人文学观念变迁
第五章:对立与统一
第六章:唐代文人别集编纂、庋藏及其文学价值
第七章:唐代书籍周边传播与文学影响
第八章:结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