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牛津西方音乐史(卷四):20世纪早期音乐
》
售價:NT$
1214.0

《
英格兰的扩张
》
售價:NT$
449.0

《
不焦虑的立体几何:学透稳拿分
》
售價:NT$
407.0

《
海外中国研究·洪亮吉:清朝士大夫的生存之道
》
售價:NT$
347.0

《
数据资本大时代
》
售價:NT$
403.0

《
激情耗尽(精装彩插典藏版)
》
售價:NT$
306.0

《
人鼠之间 长谷(诺奖得主斯坦贝克再次书写大时代洪流之下小人物的悲喜命运,感动人心的世纪之书)
》
售價:NT$
352.0

《
鲍文家庭系统治疗
》
售價:NT$
709.0
|
編輯推薦: |
天珠是世界上*名贵的古珠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它是藏族人民特别崇尚的珠饰,也是宗教信仰的至尊圣物,与西藏宗教文化有密切的、直接的联系。蚀在天珠上的纹饰皆有独特的宗教含义,天珠因此具有历史、文化、宗教、美学的价值,是中华文化道统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如今,国内外多家重要博物馆都收藏有天珠,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虽然天珠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流传,但是从古至今都没有个人或机构去完整、系统地研究和论述它,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填补该领域的空白,意义重大。基于此,2012年3月,广西美术出版社编辑经过全面调查、分析,提出了《喜马拉雅天珠》的选题计划,通过相关专家、学者的论证后,确定延请对古珠有精深研究的学者朱晓丽主持撰写该书。朱晓丽著有《中国古代珠子》一书,曾获评2011年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2013年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在珠饰收藏者、研究者中有权威的影响力。2012年,经过与出版社的反复讨论,作者拟出了该书的纲目和各章节主题,确定了全书的撰写思路:对天珠的工艺起源、文化背景、制作地、文化和宗教意义的演变等,做系统的梳理,在详述与天珠有
|
內容簡介: |
《喜马拉雅天珠》既是基于田野考察和珍贵史料的研究课题,又是兼具艺术性、文化性、理论性、典籍性、抢救性的出版项目。作者用了近5年的时间,深入中国藏区、印度、尼泊尔以及两河流域诸国,参观欧洲各大博物馆,进行了充分的资料采集和研究调查。该著作以客观、科学的观点,对天珠的工艺起源、制作背景、制作地及其文化和宗教意义的演变梳理出系统的认识,在详述与天珠有关的各种古代珠饰的基础上,按照工艺起源和流传的线索,以美术编年的方式,对天珠的材质、工艺、历史文化背景等尽可能客观地进行阐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
關於作者: |
朱晓丽,四川大学美术考古专业博士,一直以中国古代珠子作为研究课题,多次参加靠前外考古活动,被誉为中国古代珠子研究靠前人。其著作《中国古代珠子》一书以其丰富珍贵的资料、科学严谨的体系、生动流畅的论述及显而易见的,获得了2011年“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2013年第四届中华很好出版物(图书)提名奖。出版项目《喜马拉雅天珠》是朱晓丽老师耗时五年完成的很新很好不错著作。
|
目錄:
|
第一章 印度河谷的蚀花玛瑙
第一节 早的蚀花玛瑙和印度河谷文明(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1500年)
1-1-1 乌尔古城的蚀花玛瑙
1-1-2 印度河谷文明——蚀花玛瑙工艺的发明
第二节 蚀花玛瑙的断档期——吠陀时代 (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500年)
1-2-1 印度-雅利安人南下和吠陀时代
1-2-2 宗教生活与蚀花玛瑙的断档
第三节 蚀花玛瑙的再兴起——铁器时代的到来与城市兴起和宗教繁荣(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
1-3-1 轴心时代——人的哲学和宗教
1-3-2 铁器时代与南亚的城市生活和宗教繁荣
1-3-3 早期对蚀花玛瑙的研究和贝克的分期
1-3-4 蚀花玛瑙分期的补充
1-3-5 蚀花玛瑙工艺及打孔的工艺复原
1-3-6 迪克西特对蚀花玛瑙的分组
1-3-7 塔克西拉的珠子
1-3-8 几种蚀花图案
1-3-9 蚀花玛瑙的装饰类型
第二章 眼睛崇拜
2-1 中东的考古资料
2-2 埃及的眼睛崇拜
2-3 印度河谷文明的有眼板珠
2-4 两河流域的有眼板珠
2-5 波斯的有眼板珠
2-6 腓尼基人的复眼玻璃珠
2-7 中原文明的战国蜻蜓眼
2-8 罗马的眼睛崇拜
2-9 邪恶眼
2-10 湿婆的眼睛
第三章 吐蕃和象雄
第一节 史前西藏
3-1-1 西藏的地理
3-1-2 西藏高原早期的居民
第二节 象雄王国
3-2-1 象雄王国
3-2-2 苯教
3-2-3 上古西藏与波斯
第三节 吐蕃崛起
3-3-1 吐蕃征服青藏高原
3-3-2 藏传
第四章 喜马拉雅的天珠
第一节 天珠的研究
4-1-1 什么是天珠
4-1-2 中原文献中的瑟珠
4-1-3 西方藏学家
4-1-4 内贝斯基《来自西藏史前的珠子》
4-1-5 大卫?6?1艾宾豪斯对天珠的研究和分类
4-1-6 南喀诺布对天珠的记述
4-1-7 《格萨尔王》史诗的研究
4-1-8 《格萨尔王》史诗中的珍宝
4-1-9 《晶珠本草》和《四部医典》对瑟珠的记载
4-1-10 民间传说
第二节 考古资料中的天珠
4-2-1 考古资料中的零星记录
4-2-2 曲踏墓地考古出土的天珠
第三节 天珠尊贵之地
4-3-1 拉萨—天珠荟萃
4-3-2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4-3-3 阿里—曾经的象雄和古格
4-3-4 尼泊尔和木斯塘
4-3-5 不丹的天珠
4-3-6 印度新德里博物馆
4-3-7 拉达克和列城
4-3-8 喜马偕尔邦的和斯皮提河谷
4-3-9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
4-3-10 巴达克山和瓦罕通道
第五章 天珠的材料和工艺
第一节 天珠的材料和工艺
5-1-1 几种玛瑙玉髓矿物
5-1-2 制作天珠的材料
5-1-3 天珠的工艺
第二节 天珠的仿制
5-2-1 仿品和替代品的历史
5-2-2 琉璃天珠
5-2-3 蛇纹石天珠
5-2-4 塑料天珠
第三节 西方的相关工艺
5-3-1 德国伊达尔-奥伯斯泰因的玛瑙制作
5-3-2 德国伊达尔-奥伯斯泰因的玛瑙染色和糖化工艺
5-3-3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条纹玛瑙
第六章 天珠的分类
第一节 天珠的谱系
6-1-1 蚀花玛瑙、瑟珠、天珠
6-1-2 天珠的分类原则
6-1-3 天珠的谱系
第二节 至纯天珠
6-2-1 长形天珠
6-2-2 达洛—圆珠
6-2-3 达索—虎牙
6-2-4 小天珠
6-2-5 特殊图案的至纯天珠
第三节 措思
6-3-1 措思—湖珠
6-3-2 措思的工艺
6-3-3 三色措思
第四节 琼
6-4-1 琼—天然缠丝玛瑙
6-4-2 线珠—蚀花工艺的琼
6-4-3 羊角珠—特殊形制的琼
6-4-4 黑白珠
第五节 寿珠
6-5-1 型二寿珠
6-5-2 蚀花寿珠
第六节 羊眼
6-6-1 热米—羊眼—药师珠—苏莱曼尼珠
6-6-2 特殊热米—人工蚀花的药师珠
第七节 马眼
6-7-1 鲁米—马眼
6-7-2 天然纹样的马眼
第八节 天珠的图案
6-8-1 关于天珠的“眼”
6-8-2 几种天珠图案的解释
第九节 朱砂和断珠
6-9-1 关于朱砂
6-9-2 白天珠和不完美的天珠
6-9-3 所谓火供珠
6-9-4 断珠
第十节 藏民族珍爱的珠饰和护身符
6-10-1 旧时的西藏贵族服饰和珠宝
6-10-2 珊瑚、蜜蜡、绿松石
6-10-3 南红玛瑙珠和糖色玛瑙珠
6-10-4 马拉念珠
6-10-5 嘎巴拉
6-10-6 托甲(天铁)
第七章 东南亚的蚀花玛瑙
第一节 南方丝绸之路—东南亚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网络
7-1-1 南方丝绸之路
7-1-2 条条大路通中国—合浦博物馆和云南李家山的出土资料
7-1-3 越南的珠子
7-1-4 孟加拉考古出土的蚀花玛瑙
7-1-5 泰国博物馆考古出土的珠子
7-1-6 洛布里的珠子
第二节 骠珠
7-2-1 缅甸古珠
7-2-2 古骠国
7-2-3 骠珠和蚀花玛瑙
第三节 邦提克珠
7-3-1 邦提克珠
7-3-2 钦族和古骠人
7-3-3 邦提克珠的断代
7-3-4 邦提克珠的材料和工艺
7-3-5 邦提克珠的形制和图案
后记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英文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