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NT$
255.0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NT$
959.0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NT$
356.0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NT$
408.0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NT$
500.0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NT$
306.0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689.0

《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售價:NT$
356.0
|
編輯推薦: |
关于理性的箴言
理性与脆弱为伍,接受我们的情绪和激情的滋养,它那苍白却又不受约束的火焰必须被细心呵护,才不会变得摇曳不定和暗淡无光。
美国哲学家迈克尔帕特里克林奇(Michael Patrick Lynch)
很多科学家羞于承认自己的假设来自其思想和神秘的异想天开的想法,以及他们充满想象力和灵感的性格。但事实上,他们是理性的冒险者,不应当感到羞耻。
英国生物学家彼得梅达瓦(Peter Medawar)
一条新的科学真理能够胜出,不是由于其说服了它的对手并使其恍然大悟,而是由于它的对手最终会逐渐消亡,以及熟悉这条科学真理的新一代会逐渐成长起来。
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
我们都是有局限的,我们都是不完美的,我们都存在各种形式的非理性。但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与这种现状共存的、能帮助我们做出更好而不是更糟决定的世界。这就是我的希望所在。
美国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丹艾瑞里(Dan Ariely)
|
內容簡介: |
理性长期以来被人认为是人类*的成就,它一直就在我们周围。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理智的能力使我们与其他动物有所不同,而如今它已不再是一种令人钦佩的能力。理智与理性已成为一种政治的、有争议的概念,容易被人误解。
朱利安巴吉尼认为,我们必须恢复理性,重新正确地评估它,既不要过分赞誉,也不要完全诋毁。理性不需要无菌的、科学的世界观,它只是涉及在需要思考的地方应用批判性思维。
针对宗教、科学、政治、心理学和经济学等主要领域的争论,作者呼吁对理性共同体的概念作出承诺,通过辩论和讨论来解决分歧,而不是通过暴力或政治力量。
|
關於作者: |
朱利安巴吉尼,英国哲学家、作家,《哲学家杂志》共同创办人、主编。著有畅销哲普图书《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好用的哲学》《简单的哲学》等。长期为《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等报刊撰稿,并担任BBC第四电台《在我们的时代》栏目的定期嘉宾。
|
目錄:
|
第1部分 判断
第1 章 科学和宗教可以和谐相处吗4
第2 章 科学必然是理性的吗30
第3 章 理性可以远离判断吗50
第2部分 理性的指导原则
第4 章 哲学家们的精神生活71
第5 章 心理学为非理性站台86
第6 章 接受理性的指导102
第3部分 理性的激励因素
第7 章 冰冷的理性与热血的道德136
第8 章 客观的科学与热血的道德160
第9 章 理性要求我们怎么做172
第4部分 如果让哲学家治理国家会如何
第10 章 理性的国度185
第11 章 政治理性200
结论 利用理性 2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