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售價:NT$
755.0

《
明代赋役与白银——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67.0

《
量子纠缠
》
售價:NT$
296.0

《
舆论(普利策奖得主、“现代新闻学之父”沃尔特·李普曼传播学经典)
》
售價:NT$
347.0

《
拥抱真实自我:内在小孩的探索和疗愈
》
售價:NT$
301.0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NT$
602.0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NT$
296.0

《
孙机谈文物
》
售價:NT$
551.0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钱穆先生就通史、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文化史八部分所作之分次演讲, 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进行一番简要叙述。其后先生有关史学诸作,
大体意见悉本于此, 欲了解先生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 必当研读此书。
|
關於作者: |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被选为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
目錄:
|
序
一 如何研究通史
二 如何研究政治史
三 如何研究社会史
四 如何研究经济史
五 如何研究学术史
六 如何研究历史人物
七 如何研究历史地理
八 如何研究文化史
附录
略论治史方法
如何研究中国史
历史与教育
历史教育几点流行的误解
中国今日所需的新史学与新史学家
中国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与心智修养
中国史学之特点
|
內容試閱:
|
近人治学,都知注重材料与方法。但做学问,当知先应有一番意义。意义不同,则所采用之材料与其运用材料之方法,亦将随而不同。即如历史,材料无穷,若使治史者没有先决定一番意义,专一注重在方法上,专用一套方法来驾驭此无穷之材料,将使历史研究漫无止境,而亦更无意义可言。黄茅白苇,一望皆是,虽是材料不同,而实使人不免有陈陈相因之感。
此书乃汇集八次讲演而成。在一九六一年,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邀我去作讲演。历史研究法之大总题,乃由此一机构所决定。我则在此讲题下,先决定一研究历史之意义,然后再从此一意义来讲研究方法。故我此书,实可另赋一名曰中国历史文化大义。研究历史,所最应注意者,乃为在此历史背后所蕴藏而完成之文化。历史乃其外表,文化则是其内容。
本此主要意义而分本讲演为八题。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最后是讲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实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则最好应以文化为其主要之内容。其间更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与地理之六分题;每一分题,各有其主要内容,而以文化为其共通对象与共通骨干。每一分题,在其共通对象文化大体系之下,各自地位不同,分量不同,其所应着重之材料与其研究方法亦随而不同。读者勿忘我此八番讲演之主要意义所在,自将可见我此所讲,语语有本源来处,亦语语有归宿去处。
此一讲演集,先由我一学生叶龙君记录讲辞,再由我整理润饰。一九六一年底,曾在香港出版。惟初版后未再付印。此版乃是在台之第一版,内容一如初版,只在不关紧要之文字上稍有些少之改动。因初版并未有序,此版特为增入,以稔读者。
一九六九年四月钱穆自识于台北外双溪之素书楼
附识
此书多年绝版,今整理重印,略有增润。并附录早年两文《略论治史方法》《历史教育几点流行的误解》于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