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NT$
449.0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NT$
398.0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NT$
296.0

《
怎样决定大事
》
售價:NT$
510.0

《
蓝色机器:感受海洋引擎的深沉脉动
》
售價:NT$
449.0

《
美元霸权的兴衰:它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我们的财富(梳理美元发展历程,剖析崛起与衰退的根源)
》
售價:NT$
296.0

《
纸上博物馆·文明的崩溃:庞贝+玛雅+美索不达米亚(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450+资料图片,16开全彩印刷)
》
售價:NT$
1295.0

《
郭实猎与“开放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碰撞(精)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无周仲瑛教授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内科大家、国医大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先后提出了审证求机论、辨证五性论、知常达变论、复合施治论等理论观点,系统总结了内科临床辨证论治的规律。
全书突出中医特色,浓缩名医经验,贴近临床实际,体现时代特征,以期为读者提供一部优秀、实用的中医临床参考书籍。
|
內容簡介: |
《周仲瑛实用中医内科学》分上、下篇。上篇为总论,第一章导言,阐释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介绍中医内科学术理论源流,重点是在中医内科学术发展目前有代表或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及书籍,勾画出发展的轮廓和学术体系;分段介绍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和命名原则、方法和思路。第二章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系统阐述脏腑病机证素辨治概要、内科杂病辨治概要、内科急症辨治概要、辨证论治的临证应用、内科临拉技巧,使读者系统地了解中医内科的诊治思路。下篇为各论,共分中医内科常见急症、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癌病九章,每章包括概说、源流、病因病机、诊断与病证鉴别、辨证、治疗、特色经验、预后转归、预防调护。
|
關於作者: |
周仲瑛,薛博瑜 编
周仲瑛教授,出生于1928年6月,祖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1941-1946年随父周筱斋教授学医,1947年就学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1948-1955年开业行医。1955-1956年在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6-1983年在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中医师、讲师、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副院长。1983-1991年任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1991年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曾兼中医系主任),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90年获全国高等院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全国优秀研究......
|
目錄:
|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
第二节 中医内科学术理论源流
第三节 中医内科病证的分类、命名及其特征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
第一节 常见病机证素辨治概要
第二节 中医内科急症辨治概要
第三节 中医内科杂病辨治概要
第四节 中医内科临证技巧
第五节 脏腑病机类证辨治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中医内科常见急症
第一节 外感高热
第二节 肺炎
第三节 暴喘
第四节 真心痛
第五节 心力衰竭
第六节 疫斑热
第七节 中暑
第八节 昏迷
第九节 厥脱
第十节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第十一节 疟疾
第十二节 霍乱
第十三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二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病
第四节 喘证
第五节 肺痈
第六节 肺胀
第七节 肺痿
第八节 肺痨
第九节 失音
第三章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胸痹
第三节 厥证
第四节 不寐
第五节 多寐
第六节 痴呆
第七节 健忘
第八节 癫狂
第九节 癫痫
第四章 脾胃病证
第一节 胃病
第二节 痞满
第三节 呕吐(附:反胃)
第四节 吐酸(附:嘈杂)
第五节 噎膈
第六节 呃逆
第七节 腹痛
第八节 泄泻
第九节 痢疾
第十节 便秘
第十一节 口疮
第五章 肝胆病证
第一节 胁痛
第二节 胆胀
第三节 黄疸
第四节 积聚
第五节 鼓胀
第六节 头痛
第七节 眩晕
第八节 中风(附:口僻)
第六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肿
第二节 淋证
第三节 尿浊
第四节 癃闭(附:关格)
第五节 遗尿
第六节 阳痿
第七节 遗精(附:早泄)
第八节 阳强
第九节 耳鸣耳聋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 郁证
第二节 血证
第三节 痰饮
第四节 瘿病
第五节 消渴
第六节 肥胖
第七节 汗证
第八节 内伤发热
第九节 虚劳
第十节 燥证
第八章 肢体经络病证
第一节 痹证
第二节 颤证
第三节 麻木
第四节 痿证
第五节 痉证
第六节 腰痛
第七节 瘾疹
第八节 阴阳毒
第九节 狐
第九章 癌病
附:常用方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