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七种模式成就卓越班组:升级版
》
售價:NT$
296.0

《
主动出击:20世纪早期英国的科学普及(看英国科普黄金时代的科学家如何担当科普主力,打造科学共识!)
》
售價:NT$
403.0

《
太极拳套路完全图解 陈氏56式 杨氏24式和普及48式 精编口袋版
》
售價:NT$
152.0

《
2+20:私募股权为什么能长期战胜市场
》
售價:NT$
403.0

《
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探究廖平经学思想,以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转型)
》
售價:NT$
454.0

《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
售價:NT$
245.0

《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售價:NT$
449.0

《
恨、空虚与希望: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
》
售價:NT$
407.0
|
內容簡介: |
本书立足我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大变局,聚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中的热点问题与重大议题,采用逻辑思辨、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运用大量的一手数据和实践案例,重点围绕网络安全、网络舆论、网络法治、网络基层治理与互联网国际治理等重要议题,对互联网治理领域内的*政策法规、重要理论成果、重大现实问题等进行高度概括与深入分析,以期探索互联网治理的阶段特征、发展路径和创新机制。
|
關於作者: |
张志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首批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研中心特约研究员、新闻出版总局全国新闻记者培训教材编写项目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专家等职。主要研究大数据与互联网治理、当代中国新闻业、新闻生产社会学等,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数据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与防范体系构建研究等,在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中国新闻史学会首届国家学会奖之杰出青年奖、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十一届广东新闻奖金钟奖、第十七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等荣誉。卢家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媒介法与政治传播,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交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与引导机制研究。曾于2013年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2014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奖。张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互联网与公共治理、危机传播与风险沟通、公共关系。主持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风险争议中的认知差异与风险沟通研究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例,参与其他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和横向课题十余项。张志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首批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研中心特约研究员、新闻出版总局全国新闻记者培训教材编写项目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专家等职。主要研究大数据与互联网治理、当代中国新闻业、新闻生产社会学等,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数据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与防范体系构建研究等,在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中国新闻史学会首届国家学会奖之杰出青年奖、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十一届广东新闻奖金钟奖、第十七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等荣誉。 卢家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媒介法与政治传播,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交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与引导机制研究。曾于2013年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2014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奖。 张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互联网与公共治理、危机传播与风险沟通、公共关系。主持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风险争议中的认知差异与风险沟通研究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例,参与其他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和横向课题十余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