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性别:女(随机图书馆01)
》
售價:NT$
352.0

《
最后的门徒——我与李小龙回忆录
》
售價:NT$
347.0

《
没有明天的我们,在昨天相恋
》
售價:NT$
218.0

《
流动的白银(一部由白银打开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
售價:NT$
296.0

《
饮食的谬误:别让那些流行饮食法害了你
》
售價:NT$
296.0

《
三千年系列:文治三千年+武治三千年+兵器三千年
》
售價:NT$
915.0

《
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精) 新版
》
售價:NT$
347.0

《
赖世雄经典英语语法:2025全新修订版(赖老师经典外语教材,老版《赖氏经典英语语法》超32000条读者好评!)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昆剧(亦称昆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剧列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标志着这昆剧艺术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也意味着昆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当前昆剧的首要工作是抢救、保护与继承遗产,确保昆剧遗产能够按本真态传承下去。做好昆剧传承的同时,当代昆剧也需要有的创作,正是历代文人、艺人的共同努力,才留下了包括剧本、曲谱与场上表演艺术在内的丰富遗产。因而,当代的昆剧创作也关系到留给后人怎样的遗产。《当代昆剧创作研究》辑录并分析了当代重要的昆剧作品,并且对如何更好地承继和弘扬昆曲这一文化遗产,做出了新的探讨。
|
內容簡介: |
1978年以来的当代昆剧至今不过三十余年,但创作、演出格局却是百年来所未有。2001年之后,举国上下出现了一股昆剧热潮,传统剧目新创作、新编古代戏、现代戏与实验作品异彩纷呈,折子戏、单本戏、多本戏、全本戏层出不穷,不仅古典四大名剧悉数以全本戏或多本戏的方式搬上昆剧舞台,就连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也在昆剧舞台上重现光彩。当代昆剧创作的主轴,一端是回归传统,一端是走向现代,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创作观念,形成了不同的艺术形态。不同的创作观念与艺术形态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当代昆剧创作的几个基本问题:古今问题、中西问题与主导问题。《当代昆剧创作研究》将讨论三十多年来(19782016)昆剧创作的基本问题、创作观念与艺术形态,为当代昆剧创作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
關於作者: |
丁盛,艺术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美国长岛大学访问学者(2013-2014)。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戏剧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曾获第三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优秀作品奖(2010)、第27届田汉戏剧奖论文奖(2013)。
|
內容試閱:
|
昆剧(亦称昆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剧列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标志着这昆剧艺术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也意味着昆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当前昆剧的首要工作是抢救、保护与继承遗产,确保昆剧遗产能够按本真态传承下去。做好昆剧传承的同时,当代昆剧也需要有的创作,正是历代文人、艺人的共同努力,才留下了包括剧本、曲谱与场上表演艺术在内的丰富遗产。因而,当代的昆剧创作也关系到留给后人怎样的遗产。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昆剧创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建国后的十七年,二是1978年以来的三十余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昆剧奄奄一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诞生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十五贯》,让更多的传统剧目获得了演出的机会。然而,刚刚恢复创作演出的昆剧,还没来得及充分展现它的魅力,文革到来,昆剧在舞台上销声匿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