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赖世雄经典英语语法:2025全新修订版(赖老师经典外语教材,老版《赖氏经典英语语法》超32000条读者好评!)
》
售價:NT$
305.0

《
影神图 精装版
》
售價:NT$
653.0

《
不止于判断:判断与决策学的发展史、方法学及判断理论
》
售價:NT$
347.0

《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售價:NT$
254.0

《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30天认知训练打破完美主义的困扰!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全面改变!)
》
售價:NT$
301.0

《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
售價:NT$
398.0

《
西方服饰史:从公元前3500年到21世纪(第7版,一部西方服饰百科图典。5500年时尚变迁史,装帧典雅,收藏珍品)
》
售價:NT$
2030.0

《
仕途之外:先秦至西汉不仕之士研究
》
售價:NT$
305.0
|
內容簡介: |
为纪念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2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探索与创新》一书,共收录来自学院现任教师的57篇论文。这些论文都是各位作者的代表性作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学院20年来科研积累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学院教师的学术传承、现实关怀与创新精神。这些论文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6个二级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相关学科领域。从整体上看,这些论文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立足时代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实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现实的结合,系统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现实、学生思想实际的结合,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的结合,研究四个选择等基本问题。
|
關於作者: |
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编委会主任为郝立新和杨凤城老师,编委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包括王易、吉昌华、刘建军、齐鹏飞、张雷声、张旭、陈崎、侯衍社、郗戈、秦宣和梁树发老师。
|
內容試閱:
|
为纪念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2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探索与创新》一书,共收录来自学院现任教师的57篇论文。这些论文都是各位作者的代表性作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学院20年来科研积累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学院教师的学术传承、现实关怀与创新精神。这些论文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6个二级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相关学科领域。
从整体上看,这些论文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立足时代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实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现实的结合,系统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现实、学生思想实际的结合,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的结合,研究四个选择等基本问题。
具体来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面,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历史性、唯物主义等基本观点进行了合理把握,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思想、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观点、正义观等具体理论观点进行了研究探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领域,学者们进行了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并从思想发展史和文本研究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异化劳动理论、政治哲学观点、政治经济学批判、自由观,具体厘清了马克思与西方思想传统的关系,阐发其经典理论的科学内涵。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学者们评析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批评分析了巴兰、斯威齐、科恩等学者和批判实在有机马克思主义等流派的理论观点,辨析了这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关系。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者们就如何把握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数据时代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样形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等问题进行了宏观研究,并具体探讨了理论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尝试、中共领袖人物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毛泽东和艾思奇的哲学互动等思想史专题,并聚焦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成本等现实问题研究。在中共党史党建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方面,学者们研究了中共党史的历史分期问题、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科学运用、高校党史学科建设和发展等学科基本问题,对中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共对理想信念信仰问题的认识进行了历史考察,并具体探讨了毛泽东党建思想嬗变、任弼时在共产国际的工作等专题,并对中西党政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对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发表对策建议,还论及工会建设、老区互助组织、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群体、马列主义进大学等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学者们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辨析了中国优秀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关系,梳理了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变迁,并探讨了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民教育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回溯过往,忆峥嵘岁月二十载;展望今朝,看继往开来谱新篇。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智识、输送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