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净水护岸技术与应用

書城自編碼: 278072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水利工程
作者: 何旭升 等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7041139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46/22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8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权力意志(全二册。尼采晚年思想结晶;剔除惯性、升华自我的思想利刃)
《 权力意志(全二册。尼采晚年思想结晶;剔除惯性、升华自我的思想利刃) 》

售價:NT$ 500.0
从领口开始编织的钩针毛衫
《 从领口开始编织的钩针毛衫 》

售價:NT$ 301.0
日中之光——埃瓦格里乌斯笔下5—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 日中之光——埃瓦格里乌斯笔下5—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

售價:NT$ 500.0
唐勾检制研究
《 唐勾检制研究 》

售價:NT$ 296.0
俄罗斯通史(公元9世纪—1917年)
《 俄罗斯通史(公元9世纪—1917年) 》

售價:NT$ 500.0
被争夺的身体:魏玛德国的生育制度
《 被争夺的身体:魏玛德国的生育制度 》

售價:NT$ 449.0
热烈的孤独大宋词人的明月与江湖 大宋顶流小传两宋词人柳永苏轼等两宋王朝史
《 热烈的孤独大宋词人的明月与江湖 大宋顶流小传两宋词人柳永苏轼等两宋王朝史 》

售價:NT$ 356.0
抗衰营养全书
《 抗衰营养全书 》

售價:NT$ 398.0

內容簡介:
何旭升、鲁一晖、马敬、廖宏骞、冀建疆编*的《净水护岸技术与应用》分析总结了我国城市护岸结构所经历的工程型护岸、景观型护岸和生态型护岸等三个发展阶段,指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径流污染必然成为城市环保的核心问题,“净水型护岸”作为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之一,很有可能成为护岸结构的新发展方向,并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发展普及起来。
本书提出了较成熟的净水型护岸理念,对净水型护岸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归纳,并设计开发了净水石笼护岸、柔性排护岸和净水箱护岸三种已获得发明专利权的净水护岸结构,初步形成具有广普性的净水型护岸技术体系。同时,本书通过试验研究,确认了以上三种净水型护岸结构的可行性。
目錄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城市雨水径流对河流污染的现状
1.3 国内外对城市径流雨水人河前的净化技术现状
1.4 国内外对入河径流污染物的强化净化技术现状
1.5 河流护岸结构发展
1.6 净水型护岸理念引出及护岸净水功能研究现状
1.7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净水型护岸技术探讨
2.1 关于净水型护岸理念的讨论
2.2 净化入河径流污染物的净水型护岸——净水石笼护岸
2.3 净化径流雨水的缓坡净水型护岸——柔性排护岸
2.4 净化径流雨水的陡坡净水型护岸——净水箱护岸
2.5 净水型护岸设计原则的归纳与探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净水箱护岸处理雨水径流污染技术研究
3.1 净水箱滤料除污性能研究
3.2 净水箱内植物生长床研究
3.3 水生植物的选择研究
3.4 防蚊虫孳生和异味控制
3.5 耐旱和耐冻研究
3.6 配套结构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净水箱护岸净化径流雨水试验及机理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 净水箱中生物生长状况描述
4.3 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4.4 营养物的去除规律分析
4.5 重金属去除规律分析
4.6 陶粒再生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净水箱护岸应用研究
5.1 净水箱护岸净化径流雨水实例
5.2 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分析
5.3 净水箱护岸的工程实施与稳定性分析
5.4 净水箱护岸的运行与维护
5.5 净水箱护岸的适用范围与使用寿命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书的主要结论
6.2 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本书作者的科研工作、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情况
后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