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三国演义 七色汇评本 精装简体横排 (全3册)
》
售價:NT$
1520.0

《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 中华学术 有道
》
售價:NT$
449.0

《
上古中国的神:先秦时期的彼岸世界
》
售價:NT$
449.0

《
君臣共天下:一本书读懂东晋门阀
》
售價:NT$
444.0

《
第3选择
》
售價:NT$
449.0

《
火起建章宫:汉武帝天命之年的荣耀、危机与救赎
》
售價:NT$
347.0

《
道德偶然研究
》
售價:NT$
490.0

《
中国古代史三论:政治·地域·族群
》
售價:NT$
419.0
|
編輯推薦: |
本书的主题为:我国自晚清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国家战略性工业化的发展过程。战略性工业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介入战略产业,具体而言,一国为维护其生存与独立,在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培育与国防有直接关联且具有技术引领性之产业,而机械工业即属于此种战略性产业,因此,本书重点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作者在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际案例,按历史时序对1900-1957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进行考察,总结和归纳出了发展中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机制。本书内容扎实,观点鲜明独特,作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切入这个课题,提出了一些具有较强说服力的观点,作者的资料收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被本书所引用的文字资料多达近600种,可见本书的学术性之强。
|
內容簡介: |
1900年,大清帝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中,机械工业却开始成长。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伴随着市场诱导,该产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北洋政府时期国家失序,受自由市场比较优势原则的影响,本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工业沦为技术能力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面对日本加紧侵华,国民政府在加强战备的过程中,亦强化了对机械工业的引导。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并在战火硝烟中发展壮大。战后,国民政府放弃了战时政策,过度开放市场,国内幼稚产业暴露于进口货的打击之下,机械工业受灾尤重。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将机械工业视为战略产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态度,产业获得跨越式发展,一个强有力的“军事-工业-大学综合体”开始在中国诞生。
|
關於作者: |
严鹏,男,生于1984年8月,湖北武汉人。2003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基地班学习,2007年保送至该校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2010年复保送至该所攻读博士学位,2013年留所任教,开设有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经济史理论、工业文化等课程。2012年曾担任该年度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内地访问学者。2014年进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对历史教育问题亦颇感兴趣。目前正从事中国工业的长期性发展、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等问题之研究。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国际贸易问题》、China Economist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光明日报》全文或部分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