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走出无力感 : 解锁生命力量的成长密码(跟随心理咨询师找回积极能量!)
》
售價:NT$
305.0

《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售價:NT$
551.0

《
《史记》纵横新说
》
售價:NT$
305.0

《
放不下的痛:运用脑科学修复创伤的40种方法(神经科学专家带你深入了解创伤背后的脑机制,开启全面康复之旅!)
》
售價:NT$
305.0

《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第4版)
》
售價:NT$
403.0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NT$
305.0

《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
》
售價:NT$
908.0

《
布克哈特书信选
》
售價:NT$
439.0
|
內容簡介: |
马小华所著的《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关系的实地研究--以G县为例》运用民族学、社会学理论与放法以甘肃省G县为调查点,从回族乡村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个体、家族、组织、权威结构、公共空间,以及清真寺与回族社会转型等六个方面,刻画了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模式。对全面了解回族乡村社会运行提供了研究路径和模式。
|
關於作者: |
马小华男,回族,1982年1月出生,甘肃省广河县人,兰州大学法学博士,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区工作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以民族社会学为研究方向,重点关注回族乡村社会的发展问题。在《宁夏社会科学》、《新疆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西北人口》,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年获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文献回顾
四、主要概念界定
五、研究设计
第二章 调查对象——G县清真寺
一、G县概况
二、G县清真寺概况
三、清真寺在回族乡村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
四、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清真寺的运行过程
一、清真寺寺管会成员的选举
二、清真寺运行资源的动员、获取、管理与实施
三、清真寺的运行与宗教管理部门
四、清真寺运行的失调与中断
五、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个体成员
一、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个体的世俗生活
二、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个体的宗教生活
三、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成员的社会化
四、清真寺与回族乡村个体的归属与认同
五、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家族体系
一、乡村社会中的家族体系
二、当前回族乡村社会中的家族体系
三、回族乡村社会家族体系对清真寺运行的影响
四、回族乡村社会家族体系的运行与清真寺
五、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组织
一、清真寺与清真寺之间的关系
二、清真寺与乡村学校之间的关系
三、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村级公共权力组织
四、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
五、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权威结构体系
一、回族乡村社会中的权威结构体系
二、权威体系的组合形式与回族乡村社会的关系
三、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权威体系的变化
四、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权威结构的重构
五、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公共空间
一、乡村社会公共空间
二、回族乡村社会中的公共空间
三、清真寺与回族乡村公共空间
四、公共空间视角下的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秩序
五、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清真寺与转型期的回族乡村社会
一、社会转型与中国乡村社会
二、社会转型与回族乡村社会
三、清真寺对回族乡村社会外出人员的维系与牵引
四、清真寺对回族乡村社会内部人际关系的整合
五、小结与讨论
结语与讨论
一、结语
二、讨论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论文类
附录:访谈提纲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