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NT$
356.0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重绘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售價:NT$
709.0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NT$
765.0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NT$
704.0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755.0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NT$
306.0

《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售價:NT$
301.0

《
失控的孤独
》
售價:NT$
286.0
|
內容簡介: |
在哲学完成了语言学转向之后,全部哲学问题归结为语义、语用和句法问题,所以刘宇红编著的《语言哲学与语言中的哲学》在内容上体现了哲学与语言学在研究范围上一致性,全书22章分为六篇,即语言本体哲学、句法哲学、语义哲学、语用哲学、符号学哲学和语言中的哲学,涉及语言的功与过、语言的产生、语言的句法结构与功能、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指称问题、可能世界语义学、语用中的合作问题、语用悖论、语义搭配、符号学中语言哲学问题、双及物构式中的哲学规律等等,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哲学纯粹思辨的作法,但重心落在语言学的学科领地。
|
關於作者: |
刘宇红,男,1966年生,湖南新化县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入选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百人工程”和“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2005年至2006年在美国休斯敦RiceUniversity访学。2008年至2011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6种。代表作有《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语言的神经基础》《指称关系的认知解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的双向互动研究”08BYY070。
|
目錄:
|
《语言哲学与语言中的哲学》序
自序
第一篇 语言本体哲学
第一章 语言的功与过
1.1 引论
1.2 语言的功
1.3 语言的过
1.4 让语言改“过”立“功”
1.5 结语
第二章 自然语言音、形、义的产生:通感现象的视角
2.1 修辞性通感与感知性通感
2.2 通感现象的神经生理基础
2.3 从通感现象看自然语言“音”与“形”的产生
2.4 从通感现象看自然语言“形”与“义”及“音”与“义”的相互确立
2.5结语
第三章 语言与模因
3.1 模因学的定义与研究现状
3.2 模因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3.3 模因学理论的科学性问题
3.4 结语
第二篇 句法哲学
第四章 关系子句功能分析中的Token/Value概念
4.1 什么是Token/Value
4.2 Token/Value与Identified/Identifier的关系以及关系子句的语态特征
4.3 Identified/Identitier与Given/New的关系
4.4 Token与Value所揭示的认知过程
4.5 结语
第五章 从构式语法看汉语成语的仿用
5.1 成语的构式属性
5.2 成语仿用的研究现状
5.3 成语仿用与语义压制
5.4 语义压制的制约因素
5.5 成语仿用的特例
5.6 结语
第六章 从音义联想看PK的流行
6.1 PK的语义特征与研究现状
6.2 从英语发音看PK的音义联想
6.3 从汉化发音看PK的音义联想
6.4 结论
第三篇 语义哲学
第四篇 语用哲学
第五篇 符号学哲学
第六篇 语言中的哲学:双及物构式研究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