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走出无力感 : 解锁生命力量的成长密码(跟随心理咨询师找回积极能量!)
》
售價:NT$
305.0

《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售價:NT$
551.0

《
《史记》纵横新说
》
售價:NT$
305.0

《
放不下的痛:运用脑科学修复创伤的40种方法(神经科学专家带你深入了解创伤背后的脑机制,开启全面康复之旅!)
》
售價:NT$
305.0

《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第4版)
》
售價:NT$
403.0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NT$
305.0

《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
》
售價:NT$
908.0

《
布克哈特书信选
》
售價:NT$
439.0
|
編輯推薦: |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是邓晓芒教授讲座实录,用漫谈式的语言重点讨论了中西文化心理比较的视角和方法,详细展示了中西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按照真、善、美的话题进行逐个分析,是近年来他对这些问题研究和思考的心得。他认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模式、心理模式是大不一样的,西方更注重理性的精神和自由的精神。他分别从中西文化产生的土壤、中西对“真”的理解(包括真实和真诚、知、理)、中西对“善”的理解(包括幸福、合目的性、至善)、中西对“道德”的理解(包括自由意志德行、法),中西对“人生”的理解和中西对“美”的理解等方面来厘理清西方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深层次的含义。他提出中西文化心理问题也就是国民性问题,因此,本书谈的并不是纯粹学术性和考证性的问题,而主要是思想性的问题,每个问题都非常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
全书共十六讲,约70万字。
|
內容簡介: |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为作者邓晓芒应邀 给华中师范大学心
理学院所开的一门“中西文化心理比较” 课的课堂讲演录,共十五讲。从中西文化 心理的土壤、中西文化心理模式的分析,
到中西文化心理对于真、善、美的看法的 比较,涉及到真和诚、知、理、福、目的、至 善、自由、德行、法、人生、艺术等等话题。
作者以西方哲学的视野和眼光对这些问 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从中理出了一条
清晰的逻辑线索,即中西文化根本的区别 在于对理性和自由的不同看法;并结合 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展开了一场全面的
国民性批判。全书语言通俗易懂,逻辑层 次清楚,分析深入,现实感强,适台于大学 生和研究生学习和阅读。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讲演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
關於作者: |
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农村当知青,10年后回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评为教授,2010年起改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又旁及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等,并积极介入社会批判和热点问题,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已出版著作29部,译著7部。
|
目錄:
|
序言 中西文化心理比较的必要性
第一讲 中西文化土壤分析——中西文化的起源
第二讲 中西文化土壤分析——中西文化的历程:否定之否定与肯定之肯定
第三讲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宗教意识的背景
第四讲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天人合一及人、神和自然的对立
第五讲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真善美的两种关系模式
第六讲 中西对“真”的理解——真实和真诚
第七讲 中西对“真”的理解——中西对“知”的理解
第八讲 中西对“真”的理解——理
第九讲 中西对“善”的理解——幸福
第十讲 中西对“善”的理解——合目的性
第十一讲 中西对“善”的理解——至善
第十二讲 中西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自由意志
第十三讲 中西对“道德”的理解——德行
第十四讲 中西对“道德”的理解——法
第十五讲 中西对“人生”的理解——命运观、生死观、不朽观
第十六讲 中西对“美”的理解——美、艺术和美感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