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第4版)
》
售價:NT$
403.0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NT$
305.0

《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
》
售價:NT$
908.0

《
布克哈特书信选
》
售價:NT$
439.0

《
DK园艺的科学(100+个与园艺有关的真相,让你读懂你的植物,打造理想花园。)
》
售價:NT$
500.0

《
牛津呼吸护理指南(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护理学译著
》
售價:NT$
959.0

《
窥夜:全二册
》
售價:NT$
407.0

《
有底气(冯唐半生成事精华,写给所有人的底气心法,一个人内核越强,越有底气!)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美冠纯真阅读书系”是面向学龄前后小读者的现当代儿童文学名家名作系列。为方便小读者阅读,书中正文全部标注拼音,且每一专辑前都有相关解析文字。本书《冰小鸭的春天》精选了孙幼军先生的最经典的代表作,所选入作品皆是孙幼军先生广受赞誉的名篇。每辑前附有导语,将创作的艺术特色、主题思想等做了详尽的说明,能更好地引导小读者阅读理解。孙幼军先生是中国首位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奖的作家,他的童话曾经伴随几代人度过了美好童年。孙幼军先生的作品,涉及童话、散文、小说等,1961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童话《小布头奇遇记》,累计发行逾百万册,至今畅销不衰。孙幼军先生创作的《小雪人的信》《萤火虫找朋友》《怪老头儿》等许多童话作品,堪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无论在整体构思、形象设计以及叙述语言等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当代童话创作的极高水准。
|
內容簡介: |
《美冠纯真阅读书系(彩绘注音本)孙幼军专集:冰小鸭的春天》,选取孙幼军先生经典作品,共分两辑:第一辑——快乐的时光,含《萤火虫找朋友》《怪老头儿》等篇;第二辑——怪老头儿自述,含《关于〈我的日记〉》《感情问题》等篇。孙幼军的童话作品,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因而深受孩子们的欢迎,他的叙述语言简洁、活泼、有趣,被誉为是继叶圣陶、张天翼、严文井之后的又一座童话艺术山峰。
|
關於作者: |
孙幼军,1933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分配到外交学院执教至退休,期间去江西“五七干校”三年,从事外事汉语教学九年,在北京作协搞专业创作四年。1961年出版第一本书——长篇童话《小布头奇遇记》,其后又出版了系列童话《怪老头儿》《小猪唏哩呼噜》,短篇童话集《小狗的小房子》等。另有小说、散文百余篇及译自俄文和日文的翻译作品八种。曾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奖和IBBY荣誉作品证书,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等多种国内外文学奖项。
|
目錄:
|
第一辑 快乐的时光
萤火虫找朋友
小柳树和小枣树
小雪人的信
怪雨伞
没有鼻子的小狗
冰小鸭的春天
怪老头儿
我最要好的朋友
第二辑 “怪老头儿”自述
一盘花式蛋糕
你瞧瞧这个头儿!
小黑
关于《我的日记》
电视机的故事
感情问题
老头儿和担子摔一跤
经理专用车
倩倩的猫咪
写大字和唱京戏
|
內容試閱:
|
关于《我的日记》
面前摆着我的第一本日记。这是个长14.2厘米,宽13厘米的线装小册子。纸张是铁路局用的表格,我把它们裁成26厘米长的纸条儿再折叠起来,用针线缝在一起。下放到江西“五七干校”之前,我们奉命“精简行装”,我向烈火中投掷成批的日记本时,居然灵机一动,将自己这本最早的日记留下来了。
日记是从“民国36年”(1947年)3月15日开始的,当时我读小学五年级。
经历半个世纪流光的冲刷,首页的字迹已变得模糊,但还依稀辨得出:
开首我要说为什么要作“我的日记”。
每天放学后除了家庭作业外,实在也无聊得很,几本破书简直是看得厌了。我很想写一些作品,但是我还是达不到这目的,所以我要写这日记。第一可以记我一天的重要事,第二也可以练习我的作文。
以上可以算是开场白。
我记不得我爸爸或者某位老师曾要求我写日记,印象中,我写日记完全是自发的。我当时读了不少所谓“新文艺”,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己也想写,这里有说明。“我还是达不到这目的”是说我还不具备这样水平,写日记就是要练练自己的笔头子。
5月3日以后,表格纸换了,我又另设封面,上面写有“我的日记”四个红字,在杂乱的钢笔线条中画着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个显出大脑的人头侧影,还有一张嘴巴和一只手。这些玩意儿的意思大体清楚,但分布在画面上的许多个“?”就不知想表示什么了——是表示眼睛和耳朵各自看到、听到了什么?还是表示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困惑不解?
掀过封面,又出现表示决心的话:
往常写日记只用几张纸零零碎碎,高兴了写,不高兴了又放下,所以我订成一个本,一方面记我每天的事,一方面练习我的作文,将来可以拿给任何人看,就是将来我上了中学,看了小学时的日记,不是也很有趣吗?所以现在我鼓励我自己,希望我有志气一天不遗失的把我每天做的主要事情记在上面!
“零零碎碎”地写日记大约始自1945年,我十二岁的时候。记得日本投降,北平大街上一片欢腾的那天我写过,记录自己的兴奋心情和大街上所见所闻。失散多年的叔叔从“大后方”赶来,寻到北平西红门胡同跟我爸爸拥抱到一起,他们流泪之后又哈哈笑着互相比个子高矮,像他们小时候那样,这些,我也做了实录。不过那些写在各种不同小本子和零散纸张上的日记,多数是记载我和同学间纠纷的。挨了揍没地方出气,我就在小本子里骂人,今天某某仗着个子大欺负我,真是王八蛋,等等。也算是“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吧!
无论写得好坏,如果能保存下来,那都会成为我的宝贝,可惜那些零散的东西一页也没保存下来。看样子,在我一本正经地写起《我的日记》的时候,我已经变得聪明些了。这回是下了决心,要“有志气一天不遗失的”写下去,并保存下来。
尽管没做到“一天不遗失”,我从那时开始,基本上没间断地写下来了,直到去“五七干校”时,我把它们摘抄之后投进了焚烧炉。
前后两个“开场白”都提到记录生活与练习作文这两大目的。我所记录的生活,已被“文化大革命”那场邪火烧得支离破碎。但是,二十多年天天写日记练就的写作能力,却丝毫无损。
有时觉得庆幸:怎么那会儿我就深信记日记会提高写作能力,并且认真地坚持下来了呢?
“写”和“说”一样,需要训练。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有“说话”课,让同学们轮流到讲台上,每人讲一段话。老师在一旁指导,评说讲得流利程度,表达是否清楚,用词是否准确,啰唆重复还是简明扼要。这样一来,大家平日说话也开始注意这些问题了,对训练口才很有好处。
不过,即使没有“说话”课,你也天天在那里锻炼说话,并且由于交际的需要,自然而然地朝着清楚、准确、简练的方向发展。你可以算算,每天你要讲多少句话?“写”就不同了。你也不妨算算,每天你写几句话?让你三天不说话,你能憋死;三天不写,什么事儿都没有。除了很有限的几篇作文,你简直可以什么都不写地过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可是长此以往,事情会变得很糟。每天或隔几天就能动动笔,会比仅仅应付几篇作文强得多。我儿子读小学的时候非常顽皮,老师总责令他写检讨,还规定“不得少于200字”。我跟他开玩笑说:“这不坏,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嘛!”认真想一想,他果然每天或者每两天就写一篇检讨,今天检讨打架,明天检讨摔坏了椅子,写到初中毕业,笔头子肯定练得不错。
像练“说”一样,也给自己安排一个每天练练“写”的机会。最好的办法是去买个本子(现在用不着花费力气,自己用针线缝制了),每天在上面写几句话,不拘多少。坚持下去,你将来就会有一部有趣的生活记录,还会有一支得心应手的笔。
“我又不想当作家!”这是我听得最多的谢绝理由。我这里并没有一定要你当作家的意思。其实我这辈子也主要是当教师,并不是专搞创作的。但我坚信一条——不论你将来做什么,一支得心应手的笔都是你的好助手,会忠心耿耿为你服务一辈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