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NT$
449.0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NT$
321.0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NT$
704.0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NT$
1214.0

《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售價:NT$
398.0

《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售價:NT$
347.0

《
喵星语解密手册
》
售價:NT$
403.0

《
新型戏剧编剧技巧初探
》
售價:NT$
383.0
|
編輯推薦: |
冷峻地剖析社会,是社会学家的志业,但如果不是因为对人类社会的爱,社会研究就没有意义。
|
內容簡介: |
这本《变中之痛》是陈映芳的随笔散文集。
《变中之痛》收录了《也说大学生的自杀现象和“心理问题”》、《
“好孩子”、“好学生”的过度角色化与反社会倾向——大学生伤害动物事件对中国社会的预警》、《年轻人怎么了?——“奥姆事件”的观察与思考》、《文化散论》、《回到日常经验、说出自己的感受》、《“……
但是它们是有意义的”》、《城市社会:难以接近的和隐蔽的》、《想说的和想听的》等文章。
|
關於作者: |
陈映芳,日本文学博士(社会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兼任华东师大城市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城市社会学、青年社会学、国际比较研究等。著有《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调查》、《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等,编有《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实录》、《我是这样考上大学的——70位大学生的自述》。
|
目錄:
|
社会观察
爱知世博会上的“中国之谜”
广场上的法兰西
一座没架成的桥
面对灾难,日本国民不会隐忍
社会的风景外五则
“羞辱”: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学的政治——张鸣事件的几个关键词
十月里,想起了谢烨
追思张刚
可疑的80后政治意识
青年与“青年”的解体
娇宠心理与青年文化的孩童化倾向
“学生负担”背后的观念与制度的问题
也说大学生的自杀现象和“心理问题”
“好孩子”、“好学生”的过度角色化与反社会倾向——大学生伤害动物事件对中国社会的预警
年轻人怎么了?——“奥姆事件”的观察与思考
文化散论
回到日常经验、说出自己的感受
“……但是它们是有意义的”
城市社会:难以接近的和隐蔽的
想说的和想听的
语际的陷阱
他们的选择
沉重的国际婚姻
沉默是金?
八月有感——关于日本人的罪感
记忆与历史
“雅子报道”的意味解读
城市评论
“市民”与城市社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小菜场背后的城市逻辑
关于城市新移民问题的几点思考
当前中国城市的居住生活安全问题
“蜗居”困境的原因何在?
中国的居住生活危机与社会风险
“第二套住房”是个什么问题?
我对建英学校事件的几点看法
关于“城市准入制度”提案不能不说的一些话
影像解读
变中之痛
影像中的民间文化——姜健的《主人》
张新民的《流坑》
视觉记录与影像选择——我看张新民的《包围城市》
照片中的“上海”
都市化与80年代以来的都市摄影
照片中的“中国”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