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理想国译丛072:欧洲告急:丘吉尔、奥威尔与自由之战
》
售價:NT$
500.0

《
AI风暴:中美博弈与全球新秩序(创新中国书系)
》
售價:NT$
352.0

《
吃对一日三餐 远离阿尔茨海默病
》
售價:NT$
296.0

《
安娜·卡列尼娜 全2册 插图珍藏版
》
售價:NT$
1826.0

《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售價:NT$
356.0

《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售價:NT$
398.0

《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售價:NT$
332.0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售價:NT$
204.0
|
編輯推薦: |
《有关皇甫谧生平几个问题的考证》、《为什么这个错误传播了50年——论“校正医书局”》……《医海探骊--中国医学史研究新视野》作者张效霞以崭新的视角对中国医学史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內容簡介: |
《医海探骊--中国医学史研究新视野》作者张效霞以崭新的视角对中国医学史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医史通论”是关于中国医学史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的思考;“内史研究”是有关医家医籍的考证、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的论述;“外史探索”是从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的角度对历史上疾病、医疗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医林杂谈”是一组关于中医学科性质、理论来源、发展道路等的杂文。《医海探骊--中国医学史研究新视野》资料翔实,以史带论,史论结合,说理清晰,视角独到,行文流畅,图文并茂,颇具资鉴价值。
|
關於作者: |
张效霞男,1970年8月生,山东省莱芜市人。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医生文献分会常委、中医药文化分会常委、中医科普分会常委。主要致力于以发生学方法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归真返朴的整理研究,重还中医之本原。出版《回归中医一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无知与偏见一中医存废百年之争》《脏腑真原》专著3部,编写《察言观色话养生》《看故事学中医》等科普著作3部,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
|
目錄:
|
医史通论
中国医学史研究应打破以近代科学为标准的框框和格局
为什么中国医学史在近代成为显学?
中国医学史分期问题之我见
论医学史与医史学之分野
关于医学起源问题的思考
内史研究
周代医官考析
秦代医官考析
汉代医官考析
今本《脉经》的《伤寒杂病论》内容非王叔和原本所固有
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成书年代考订
《针灸甲乙经》书名卷数考异及“甲乙”本意考
皇甫谧籍贯考辨
有关皇甫谧生平几个问题的考证
为什么这个错误传播了50年——论“校正医书局”
当为“校正医书所”
“邪自口鼻而人”之本义考
《吴医汇讲》是最早的中医杂志吗?
略论经络起源与形成的历史过程
从中医进修到西医学习中医
中西医结合发展历程钩沉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汇通的比较研究
中西医结合“指示”出台的背景、经过及其精神实质
新中国中医古籍整理的历史、成绩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药管理体制的变革历程
中药注射液的鼻祖——柴胡注射液
外史探索
“医不三世”考辨
唐代“以肥为美”理念的原因分析
唐代制糖新法的传人与口齿科的设立
脉枕文化琐谈
“越医”散论
医林杂谈
论中医首先是文化
只有中医具有双重属性吗?
中医是科学吗?
中医理论主要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吗?
论中医文化研究与中医理论发展的辩证关系
寻找中医与现代科学的结合点——由“当代毕舁”
逝世所想到的
中医药“申遗”的理性反思
“以不变应万变”是中医最大的特色和优势
正确的抉择,惟一的出路
中医科普著作的喜与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