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赵京生主编的本书对传统针灸理论的关键概念术语进行了考证分析。概念术语是构成和理解学科理论的基本单元,书中甄选对认识针灸理论至关重要的概念术语213个,基于300余部先秦至清代医籍、出土医学文献及先秦两汉文化典籍中的有关载述,综合分析其渊源、本义、观念、演变,用法及影响因素等,为正确认识和理解针灸概念术语提供了客观、全面的解释与依据。
本书资料丰富,考证深入,视野开阔,系首次系统的针灸概念术语文献考证,在针灸的概念术语、理论体系、学术发展演变等的认识和研究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供从事针灸文献、理论、学术史研究,标准化拟订研究,及工具书编撰等参考,也可供研究生和本科生参阅。
|
目錄:
|
脉
血脉
经脉
络脉
经络
经隧
十二经脉十二经、十二脉
十四经十四经脉
六经
三阴
三阳
三阴三阳
三阳三阴
太阴
太阳
手三阴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阴经
足三阳经
少阴脉
少阳脉
阳明脉
手太阴肺经肺手太阴之脉
手厥阴
手心主
外经
正经
经别十二经别、六合
奇经奇经八脉
任脉
督脉
冲脉
带脉
蹻脉阴蹯、阳蹯
维脉阴维、阳维
血络
阳络、阴络
十五络
脾之大络
三百六十五络
三百六十五脉
孙络孙脉
心包络
经筋
皮部十二皮部
脉度
经气脉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五十营
经脉标本六经标本、十二经标本
根结四根三结
气街四街
四海气海、血海、水谷之海、髓海、经脉之海、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是动所生病
肾间动气
穴
骨空
气穴
腧穴俞穴、输穴
孔穴
三百六十五会
三百六十五节
三百六十五穴
经穴
十四经穴十二经穴
手太阴肺经穴
十二原
五输穴五腧、本输、井荥俞经合
络穴十五络穴
背俞
脏俞脏腧、脏输
腑俞
十二俞
募穴募
下合穴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八会穴
郄穴十六郄穴
八脉交会穴交经八穴、流注八穴
髂穴峁穴
八醪八峁
六十六穴
会穴交会穴
夹脊夹脊穴
奇穴经外奇穴、经外穴
八风
八邪
阿是穴阿是法
天应穴不定穴
同身寸指寸、一夫
身形
骨度
十二节
本节
支节
四关
大椎:
分肉
宗筋
刺法灸法-
砭石
九针
锋针
毫针
火针
艾炷
艾火
艾条雷火针、太乙神针
艾绒
壮数
随年壮
刺灸灸刺
刺法针法、刺灸法
经刺
缪刺
刺络刺血、放血
押手
行针
留针
点穴
针游于巷
得气气至
气至病所
守气
候气
调气调气法
催气
治神
三部天部、地部、人部
导气
迎随
徐疾补泻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泻圆补方,泻方补圆
呼吸补泻
开阖补泻
从卫取气,从荣置气推而纳之,动而伸之
子母补泻
平补平泻
治则、选穴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
陷下则灸之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治痿独取阳明
上病下取远道刺
中病傍取
近道法
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以痛为输
阿是法
主客原络
子午流注
参考书目
古代文献
现代文献
概念术语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