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韩非子还原,下编为韩非子还原研究资料长编。作者对《韩非子》的文本做了全息的考证与阐释,尝试对韩非子及其书的一些未解之谜进行探究与破解。
|
關於作者: |
杨 义
1946年生,广东省电白县人。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主编,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1998--200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两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在海内外出版学术著作40佘种,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中国现代文学图志》、《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叙事学》、《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中国古典文学图志一一宋、辽、金、西夏、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读书的启示》、《楚辞诗学》、《李杜诗学》,以及十册《杨义文存》等;发表论文近500篇。
|
目錄:
|
序 言
上编 韩非子还原
概 说
一 韩非的位置
二 人手处在归本于黄老
三 归本于黄老的过渡性特征及其时间考定
四 作为思想家的始发点
五 与申、商的不解之缘
六 师事荀子的年代与方式
七 上书体的气质与政治话语权
八 秦王政倾慕韩非的心理契机
九 韩学转换为秦学的悲喜剧。
十 清理韩非的文化脐带
十一 韩非思想内核的基本原则
十二 韩非的文学与反文学
下编 韩非子还原研究资料长编
编者前识
凡 例
一 生平身世编
一韩都民风
二身世
二 思想编上一一学说发生的历程
一与申不害、商鞅学说的内在联系
二韩非子与刑名法术之学
三韩非与黄老之学的关系
四韩非与管子思想的联系
五师事荀子
三 思想编下一一韩非思想的遭际
一韩非思想的基本原则
二韩非思想在秦国
三韩学转换为秦学
四 作品考辨编
一《解老》《喻老》
二《问田》
三《和氏》
四《定法》
五《饬令》
六《奸劫弑臣》
七《爱臣》
八《有度》
九《饰邪》
十《忠孝》
十一《孤愤》
十二《五蠹》
十三《初见秦》
十四《存韩》
十五《难言》
五 文学编
一上书体
二文学与反文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