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从微观史的角度探究在集体化和改革时期中国乡村的社会经济变化,重点考察位于长江下游江苏中部里下河地区“秦村”的历史变迁,尤其是从中所折射的中国农民在不同制度设置下的动机和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者并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乡村中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包括国家和乡村的关系,基层干部与村民的关系,集体化时期的经济激励与农业效率的问题,以及改革时代的新发展。
|
關於作者: |
李怀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TheUniversityofTexas atAustin历史系副教授。198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近代史硕士学位,1993年赴美,入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历史系,师从黄宗智教授,研究近现代中国乡村社会,2000年获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ViIlage
|
目錄:
|
插图列表
重量、长度及货币换算
秦村行政变迁
英文版前言
中文版附记
第1章 导论:关于中国农民的对立观点
第一部分 1950年代的囊从与抵翻
第2章 经济利益、身份认同与意识形态:农业集体化
第3章 “群众闹事”:对农业集体化的抵制
第4章 大跃进及其后果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下的权力和控制
第5章 “正当的武器”:集体化时期的政治参与
第6章 文化大革命:一个多侧面的经历
第7章 国家的延伸:“文革”时期的基层控制
第三部分 个人、家魔和集体
第8章 集体化时期的日常劳动策略
第9章 家庭周期和收入差异
第10章 农业增长和社会进步
第四部分 改革时期
第11章 去集体化
第12章 国家的收缩:乡村政治和社群生活
第13章 从统治到治理
第1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