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北成作序推荐。
“加里·古廷用这样小的篇幅做出了一个精彩的角说。无论读者是否熟悉柯,大概都能从中受益。”
|
內容簡介: |
从美学到惩罚体系,从疯癫与文明到尼采与先锋思想,福柯的作品对20世纪晚期的现代思想影响浣。然而,在涉及面广与影响力强的同时,这些作品也以晦涩难读著称。
本书为福柯的作品提供了可信的导读,这些作品涉及文学、政治、历史、哲学等广泛领域;同时,作者加里·古廷还探究了一些着急主题,这些主题在福柯深入研究身份、知识、现代社会中的权力等领域时,曾让他甚为着迷。
|
關於作者: |
Gary Gutting,美国圣母大学哲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当代法国哲学、科学哲学以及宗教哲学。著有《20世纪法国哲学》(2001)、《实用自由主义与对现代性的批评》(1998)、《米歇尔·福柯的科学理笥考古学》(1989)、《宗教信仰与宗教怀疑主义》(1982)等;编有《剑桥福柯指南
|
目錄:
|
致谢
缩略语
1 生平和作品
2 文学
3 政治学
4 考古学
5 系谱学
6 戴面具的哲学家
7 疯癫
8 罪与罚
9 现代性经验
10 古代性经验
索引
英文原文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生平和作品
“不要问我是谁……”
关于福柯,我首先要提到的是这句话:“不要问我是谁,也不要希求我坚守自己、保持不变……让官僚和警察们去费心保存好我们的身份证件吧。”(《知识考古学》,第17页)福柯如愿以偿,因为已知的事实足以支撑对福柯一生的各式各样的解读。其中一个版本将福柯的一生描绘成一个标准的、一帆风顺的学术成功故事:
福柯生于法国一个显赫的外省家庭,父亲是一名成功的医生。在享有盛誉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期间,福柯就崭露头角,显示出一颗学术之星的潜力。得益于他在学术和政治上的关系,福柯避免了那些有哲学抱负的学者在法国通常走的老路——在高中教学;相反,他得到索邦大学一位名教授的资助,在写论文期间有机会数次游历瑞典、波兰和德国,而他的论文一经出版就赢得了学界泰斗们的好评。接下来的八年里,福柯优游于数种教授职位之间。1966年,《词与物》出版,这本学术畅销书使福柯最有希望继萨特之后成为法兰西“思想大师”。……
|
|